今日中国


“钱荒”之后


2013-08-12 12:59:18     作者: 曲成    字号: T|T    来源:

2013年6月下旬,货币市场由于流动性紧张造成的恐慌,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暴露出来的资金空转还时刻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难题,目前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思路指导下,“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多种措施相继出台,开启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转型之路。

不差钱的“钱荒”

6月份,货币市场利率出现较为明显波动,全月拆借和回购平均利率分别上升至6.58%和6.82%。隔夜拆借利率超过30%——上海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在6月20日创下的纪录,将永远载入中国银行间市场史册。

“钱荒”真的来临了吗?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新增贷款8605亿元,较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规模略有增加。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1%,超额准备金余额达到2万亿元,而通常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就比较充足。

但恐慌情绪还是一度上演,中国农业银行的一位员工称,“20日下午总行紧急发布公文要求加强流动性管理,做好头寸管理。我们银行下令资金只能进不能出。而本来6月20日说好要放的对公贷款,却一直到下午4点半还没有得到总行的最终确认。”

其实早在6月初,光大银行就被传出无法支付兴业银行一笔大约60亿元人民币到期贷款,光大被描述为资金最为紧张的银行。类似的传闻很快又发生在其他银行身上,尽管传闻一一被澄清,但仍引发了许多猜测,从而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尤其是20日之后,股市连日暴跌,信贷市场短暂冻结,“钱荒”一度濒临严重升级。

“按照以往的政策,历年6月份央行会补充流动性,今年突然就不补了,所有的银行还按照原来熟悉的路子来考虑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引起‘钱荒’。”北京市商业银行监事任志强认为,“中国根本不存在‘钱荒’的问题,‘钱荒’是假的,是银行制造出来的。”

6月中旬市场对央行“放水”望穿秋水,但当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此语一锤定音,彻底浇灭了市场的盼望。而央行也以坚持发行央票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不放松的态度,这无疑刺激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年中考核、外汇占款流入放缓、债市整顿规范、外资唱空中国银行等都与资金面紧绷不无关联。而且,美联储退出QE的市场预期增强,近几个月外汇占款一直在减少,前4个月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6836.6亿元、2954.3亿元、2363亿元、2943.5亿元,5月降至668.62亿元,自去年12月以来第一次下降到1000亿以下。

但银行业此次“钱荒“的更深层次原因,还是与中国银行业自身无节制扩张有关。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银行间市场出现的资金面极度紧张的状况,并不是因为当前货币政策将收紧,而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