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换挡减速:以短痛谋长远利益


2013-08-06 10:50:50     作者: 张利娟    字号: T|T    来源:

引言: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两季度下滑回落。冷静看待当前的回落、利用此次回落的机会调结构、促转型等问题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抽文: 要珍惜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硬动,战略上是硬动,实际上是渐缓,要敢于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付出短期经济减速的代价,否则将会牺牲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和国际竞争力。                                       

715日,人们翘首以待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这是自2012年四季度增速从三季度的7.4%反弹至7.9%之后,又连续两个季度小幅回落。

不可忽视的是,GDP增长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岗位等民生目标的实现。因此,伴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钱荒”、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也毫不保留地凸显出来。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或措施,因此,如何看待此次回落、如何驾驭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家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等问题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冷静看待回落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并持续回落的现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也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

    “尽管经济增速在回落,但政府显然是意识到这种增速的回落是适当和需要的,所以政府目前还是很冷静地在坚持调结构、促改革。”盛来运告诉本刊记者,“回落对短期经济增长来说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对于二季度出现的经济增速回落,大多数专家学者表示并不惊讶,认为此次回落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是调整时期的自然放缓,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的平稳过渡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告诉本刊记者,发展环境变化引起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出口高增长、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是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主要的市场需求动力。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发达国家经济,也使国际贸易水平明显降低,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2003-2007年年均增长16.6%2008-2012年年均增长3.2%;与之对应,中国出口增长率由29.2%降低到9.4%,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从国内看,城镇体系发展粗放,不协调、不均衡,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重点向一、二线大城市集中。这两个方面需求水平下降,必然使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减弱。因此,当前经济增速的回落是有着深刻原因的,所以没有必要恐慌。

    张立群表示,七上八下这一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在这一区间内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短期出现小幅波动也属正常。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仍然是较高的,从内部看,增速回落并未对就业等带来太大冲击,经济结构还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当前经济增速的回落,除了结构性、趋势性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周期性的问题。但此次回落并没有超出预期,所以现在还不到必须出台相关刺激政策的时候。”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在回答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时表示。“从上半年的数字来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虽然下行的压力短时期还难以改变,但是不会出现硬着陆。”贺铿解释到。

在阵痛中转型

面对当前经济增速的回落,不管是政府还是相关专家学者都持冷静的态度,利用此次回落的机会调结构、促转型成了大家的共识。

当下,由巴克莱资本公司创造的新词“李克强经济学” (Likonomics)正在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热词。它被用来代指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据此预期,若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可能会有相关刺激政策出台,但目前看来,这种预期大概要落空。

“简单的刺激可能对周期性力量有所缓冲,但是对于趋势性结构力量却是难以改变的,反而会在扭曲和风险上加剧。所以,今年经济还在下行回落的过程中,大家一个很重要的共识就是对刺激政策不像原来那么积极,核心原因就是大家已经认识到去年的一些微刺激、微调整在刺激中有所反弹,但是今年的经济依然回到了原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经济减速会给社会各个方面带来压力,但有压力才能转型,没有压力是不可能转型的。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把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外溢出来,政府也在这样做,这是当前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表示,目前,我们应该抓住经济较缓降速的好机会,继续调结构、促转型。在和平的、现在的政体下,要想用一些强硬的手段去改革很困难,因此一定要靠市场的供求关系,去调整那些真正的过剩、污染、产能、重复等等。只有温度低了,外部的压力才会大,才能真正公正的筛出那些应该淘汰的,所以不要在经济降温的时候就不让它降,这样就永远没有硬调结构的压力。要珍惜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硬动,战略上是硬动,实际上是渐缓,我们要敢于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付出短期经济减速的代价,否则将会牺牲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和国际竞争力。

“破七”是容忍极限?

此次经济增速回落,有一部分原因是新一届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这一点毋庸置疑。为了更好地调整经济结构,追求依靠经济转型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方式,在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的现状下,政府仍不轻易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然而,把经济增速调控在适当水平上,永远是宏观调控要面对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也强调,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那么,新一届政府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以及经济增长率的下限等成为大家猜测的热点。

“政府对经济回落的容忍度,我觉得应该是7%。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未来不采取任何刺激需求的措施,经济增速下滑到7%以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回落到7%以下,政府就可能会考虑出台力度相对较大的刺激措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永军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虽然国家没有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但此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对于刺激需求也有一定的功效,如从去年开始就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包括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等措施,这样的政策在西方将被视为刺激需求的措施,当然对供给也有激励作用。针对钱荒问题,前一段央行已经数次表态稳定市场预期,并对部分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