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艰辛中的美丽——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纪实之十


2013-10-15 15:54:24     作者: 文、图 |王辉    字号: T|T    来源:

4月16日 星期一

小雨,进入无人区第十五天

按原计划,本来我想通过其他的路线再下到其他的位置拍摄瀑布的,但是,一看到桑杰和多杰那种盼望回家的表情,再加上发霉的广角镜头以及阴雨交加的气候,斟酌再三,于是决定早晨离开藏布巴东瀑布群返回。

听到这个消息后,多杰一行人的脸马上如释重负。大家匆匆吃了些东西,就开始往回返。

在返回错代的路程中,队伍加快了步伐。凭借最后一罐红牛的作用,我也是脚下生风。当走到半山腰一片树林休息时,我忽然从一片碎石中发现了一大块白色的晶体,多杰很快就辨认出这是一大块天然水晶,重量约1.6公斤,这让我喜出望外,终于找到一件送给妻子的礼物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剩下的路程,虽然耗费了不少的体力,但是大家的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几乎可以用归心似箭来形容。不到下午3点钟,我们就赶回了营地,居然比来的时候耗时还少。桑杰提议,既然时间还早,索性今晚大家就赶到阿斯登宿营。为了能够早一天回家,大家全票通过了桑杰的建议,营地上一阵忙碌,然后就开始了“胜利大逃亡”。

 
阿斯登村庙

晚上8点多钟,筋疲力尽的我们终于赶到了阿斯登。这里原来曾经有几户人家,但如今已是人去楼空。然而遗址上的松木地板正好为我们所用,我们将其劈成柴后,作为燃料使用。在松油的作用下,火烧得很旺,呼呼作响。雨渐渐大了起来,大家一边烤衣服,一边吃饭。当我们扎好帐篷后才发现,这里的蚂蝗逐渐多了起来,而令人恐怖的火麻,有很多居然长到了近2米多高,这让大家不得不加倍小心。

4月17日 星期二

小雨,进入无人区第十六天

在过西兴拉时,为了安全起见,向导与背夫他们抛弃了约十几公斤的糌粑,所以,目前大家还剩下一天的粮食。从无人区到扎曲,如果快的话,可以在晚上到达江边。但由于2006年国家科考队铺设的浮桥已经成为危桥,所以近一两年从无人区进入扎曲的方式被钢郎村山下的一条溜索所取代。帮助我们过江的人,过了下午5点就不在江边作业了,所以按照桑杰的意思,今天赶路应该快些,争取下午5点前赶到江边,好找人联系过江。而只要翻过与扎曲一江之隔的加塔拉山,中国移动的手机就会有信号,通过手机,就能听到千里之外的亲人久违的声音。说实话,我也想早些走出这最后的无人区,但是经过了半个多月的体力消耗,能否按照桑杰的意思走完今天的路程,我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把握。

吃罢早饭后,队伍出发了。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来到一座吊桥畔。经验告诉我们,吊桥上的木板已经腐烂,人踩在上面的结果只有一个—掉下几十米深的山涧。于是,大家小心翼翼的逐个脚蹬下面的钢丝,手抓上面的钢丝慢慢通过吊桥。

 
回程路上

按照我以前温习的资料,从阿斯登到巴玉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而已,但是多杰找错了方向,我们走了近三个小时才赶到巴玉。在以前,人们从巴玉走到扎曲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再加上我们的体力已经透支,由此算来,今天想赶到江边的设想,泡汤的可能性很大。果不其然,我一爬坡就开始冒虚汗,慢慢地与队伍拉开了距离。当仅有的一瓶水快要喝光的时候,桑杰告诉我,最快的水源,还要走两个小时左右。当我忍着干渴,走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桑杰指着前面一片山体滑坡讲,因滑坡,水源被切断了。我只能在心里诅咒。看着前面逐渐消失的队伍,我缓步前进,以尽可能在找到水源之前,保持一定的体力。在干渴难耐的时候,我不得不采用舔舐路边植物叶子上露水的方式来缓解干涩的口腔,然后一步步追赶前行的队伍。在临近天黑的时候,几次迷路的我终于看到迎面而来的多杰,他为我带来了一瓶水,我接到水后,在不到20秒钟的时间内就把近600毫升的水全部灌进了肚子里。

在前面不远处,离有人区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中,我们终于安营扎寨了。晚餐时,大家几乎吃光了身上所带的全部食品。因为明天上午,最晚到了中午,我们就能够重新回到人间了,这种渴望,令所有的人都兴奋不已。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