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崇左:构建“陆路东盟”发展新格局——崇左建市十周年跨越发展纪实之二


2013-08-12 17:37:43     作者: 徐影    字号: T|T    来源:

在陆路东盟的前沿,位于中国广西凭祥与越南谅山同登国界线两侧毗邻接壤区域的友谊镇,有一块地形狭长的综合保税区,它东至板召屯,南至弄怀,西至浦寨,北至浦扣克山,规划总用地面积仅为8.5平方公里。

然而,就是这个面积不大的地带,却在2011年9月30日正式封关运营后,创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多个亮点—中国首个设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陆路边境线上,并实现与境外直接相连的综合保税区;中国目前开放层次较高、政策优惠较多、功能较为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中国与东盟陆路边境线上面积最大、通关较便利,全国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一站式”服务的陆路口岸。

 
崇左风景线—友谊大道

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一区两国”先行先试的跨境合作示范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不仅凸显了崇左地处中越边境,沿边、近海,邻首府、连东盟的区位优势,而且大大提升了崇左市近年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实施“东盟发展战略”的沿边开放水平。

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崇左就成为广西第一个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大关的地级市。2012年,崇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3亿美元,同比增长40.6%,总额连续八年保持全区第一位。作为广西最年轻的地市级,崇左用了不到10年时间,已一跃成为“陆路东盟的黄金要塞”。

“陆路东盟”上的新坐标

然而,崇左成为“陆路东盟的黄金要塞”,绝非偶然,也非一日之功。

崇左素有“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之称,与越南相邻,拥有533公里边境线和闻名遐迩的友谊关(旧称镇南关),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之一。

正是因为崇左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关专家指出,未来30年,中国将从沿海开放走向沿边开放。而在中国沿边开放中,崇左担当着“一根扁担挑两头”的角色,一边是“前世界工厂”中国珠三角,一边是正在崛起的“新世界工厂”越南。崇左连接两个“世界工厂”,未来的通道价值不可估量。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货物进出境卡口

崇左在北部湾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很快引起了中央的关注。2008年10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广西部湾经济区时,特别要求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同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推动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的建设。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倡议加快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的建设。

2009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这标志着南新经济走廊建设逐步从倡议研究阶段迈向实践推动阶段。

 
2012年11月,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宁—崇左经济带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2013年6月25日,崇左市在香港举行南崇经济产业带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达111.08亿元

为抢占机遇,2010年4月,崇左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著名城市战略策划专家王志纲率其团队深入崇左、东盟六国,对南宁到崇左段的经济带和产业布局进行战略研究,由此提出“建设陆路东盟南崇经济带”的发展思路,并首次亮出了“陆路东盟崇左看”这一全新命题和概念,表示要发挥各种优势、潜力,打造陆路东盟南崇经济带,在南新经济走廊国际通道发展中发挥先导、示范作用。崇左的新战略一即推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就在各路媒体和专家热议“陆路东盟崇左看”概念之际,崇左市委、市政府趁热打铁,2011—2013年,崇左连续举办三届陆路东盟国际商务文化节(壮族歌坡节),通过来自国内及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有关专家的深入研讨与推介,“陆路东盟崇左看”品牌进一步打响,崇左与相关各方迅速达成共建南新经济走廊的共识。随后,南崇经济带的建设沿着近200公里长的南友高速公路火热展开,中泰(崇左)产业园、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在南崇经济带上布局建设,推动企业和产业向园区集聚。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