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北派扇家郑高


2013-08-12 16:47:29     作者: 文|图 吴惟    字号: T|T    来源:

扇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从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一把团扇证实扇子已存在3000年。扇子的形状,分团扇、折扇两大类。团扇娇美如明月,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圆形、腰形、鸡心形、玉佩形等,其中以圆形扇最为流行。关于折扇,据说是宋太宗时期从日本或朝鲜传入中国,至明代开始兴盛。折扇有“三友”—扇面、扇骨和扇套。清代和民国年间是折扇的黄金时期。吴门画派将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绘制在折扇上,使集诗书画为一体的大量扇面风靡一时,大有取代团扇之势。传说一柄空白成扇,唐寅在反面画一枝桃花,张灵在桃花下添半身美女,祝允明在正面写下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诗,时值20两银子,大大提高了扇子的身价。好马配好鞍,好扇面还要好扇骨相伴。扇子大骨两侧的雕刻是扇骨的“脸面”,因此,装饰也日趋讲究,雕刻有山水、人物、花鸟,真草隶篆各体书法,还有印章、钱币、瓦当等。明清以来,在扇骨的雕刻上凝聚了众多竹刻家的匠心巧思。如清代名手潘西凤曾与郑板桥合作,就湘妃竹扇骨上的天然斑点刻成数枝梅花,郑板桥挥毫勾连,潘西凤奏刀镌刻,人工天巧造就了疏影横斜、妙趣盎然的效果。时下出现了电脑雕刻,手工便尤显珍贵。南派老艺人李宗贤、杨惠义的竹刻扇骨可谓一刻值千金。为了保护扇子和方便携带,心细之人专门为扉子做了扇套。扇套多用锦绣装饰,以缂丝为贵,大多一面绣上山水花卉图案,另一面绣上诗文。扇套现存多为清代制品,民国已很少再用。扇面、扇骨、扇套之“三友”相会,作为成扇收藏,更显珍贵。

 
郑高

扇子最开始是日常用品,到后来慢慢被赋予了各种文化,成为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钟爱之物。折扇的制作工艺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北派制扇以京、津、晋三地为代表,风格大气典雅。郑高的扇艺便是典型的北派制扇。

郑高的扇庄里,古色古香的多宝格柜里摆满了名画家绘制的折扇、团扇和取材于湘妃竹、梅鹿竹、佛肚竹、毛竹、红木、紫檀木的名贵扇骨。

郑高,祖籍山西临汾,1985年随着打工潮来到北京。因为高中尚未毕业,工作难寻。多亏他在家学过木工,做过扇子,偶尔还能打个零活,但一天也只能挣三五块,勉强够一日三餐。一天,在官园地摊上看到有卖扇子的,生意还不错,于是他便生发出做扇子卖的念头。说起来,这一念之中还蕴含着扇文化的历史渊源呢。据史料记载,扇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禹时代,家乡临汾就有尧都,尧庙,是尧的出生地,当地产蒲草,做蒲扇买卖是一些人家的传统手艺,也有做折扇的,大可自豪地讲,扇文化在家乡是源远流长。读中学时,一次老师在讲台上手拿一把折扇,乌木扇骨,扇面上画着个古代人物,非常好看。这是他头一次见折扇,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画家李海峰画扇面

想法是有了,该做什么样的扇子?一般的扇骨料卖不上价,要做就做档次高的。于是,他从旧货摊儿上花6元钱买了一根红木桌子腿料,又买了把普通折扇做样子,凭着他心灵手巧的木工手艺,用一周时间精心做了一把红木扇骨,又请人在扇面上画了幅花鸟画,在官园地摊上摆出来,竟以160元的价格出手了。这是他闯北京淘到的第一桶金,这让他欣喜若狂。此次尝试让他找到了目标,树立了信心。随后,他将第一笔收入统统置成了料,全身心投入到了制扇上。

琉璃厂是北京历史悠久的古玩市场,书画名家、收藏家云集。于是,他在这里把制作的首批折扇拿到琉璃厂摆起了地摊儿。一天,一位老人来到摊前,看郑高老实本分,便说,他收藏扇子,有兴趣可以找他一起聊聊,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此番偶遇对郑高来讲,如同命运之神的光顾。经事后拜访交谈得知老先生叫洪钧陶,爱扇如痴,一生藏扇、制扇,藏品数千件,是有名的北派制扇高手,只因年迈,很少做了,但仍存有大批材料,经商议,郑高从他那里买了40公斤材料、几把梅鹿竹扇作为学习制作的样品。从此,他每周都去洪老家求教,郑高对制扇渴求执著的精神打动了洪先生。洪先生破例收他为徒,毫无保留地传授制扇手艺,甚至将工具也送给郑高。就这样,北派传统制扇工艺像一把接力棒传到了郑高手里,为其传承北派制扇技艺,打造北派扇子艺术奠定了基础。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