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从“人间”到仨W


2013-06-14 17:03:58     作者: 唐元恺    字号: T|T    来源:

翻拍或是续集的“剧二代”,不时令观众的期待变为“气呆”,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奔着“笑果”而去的《新编辑部的故事》(以下简称《新编》)似乎就达成了这样的效果。仅就央视索福瑞32城市5月1日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数据为例,黄海波主演的《乱世三义》位居第5,而他任主角之一的《新编》却仅排在第16位,收视率只有0.322;吐槽更是频频——“表演用力过猛、装疯卖傻、拿腔作调,一个个像插了电!”掺杂了家斗剧风格的情节及生硬的台词让不少网友套用《新编》风格下了定论:“只看了3分钟,就晓得我的人生被浪费了180秒!”真是相见不如怀念。

记得老《编辑部的故事》(以下简称《编》)第一场戏是余德利在戈玲面前炫耀“怎样不花钱还能讨老婆欢心”的高招,随后牛大姐加入讨论,批评年轻人讲究穿戴……不到300秒的情节,3个人物性格鲜明立显。

阔别20载,帮人排忧解难的杂志《人间指南》改头换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附属消费品《WWW》,显然很“与时俱进”,而演出阵容也远比收视率光鲜,除了当年“李冬宝”葛优未现身外,不断有名优在里面“打酱油”,可结果却是……难道应了牛大姐嘲笑新刊名《WWW》所云——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厕所,还是“三个厕所”!

公允地说,《新编》真不能算作一盘“臭棋”或一个“臭子”,甚至可以视作中国电视喜剧的一次大胆探索,虽然表达方式(包括表演方式)之飘与话题之实的错位使诸多观众不大适应、不太习惯,但毕竟继承了老《编》“传统”,仍从当下现实中截取故事,虚拟了并不虚幻的现实,也杵到了传统媒体、娱乐圈等的痛点或可乐处。而互联网时代,“精英”做派在草根那里已无市场,看到剧中洋派精英大出洋相,普通观众或多或少受到某种抚慰。诚如北大教授张颐武所言,它在向20世纪90年代致敬,更是面对当下的必然的反应,“看起来夸张热闹,竭尽全力地让我们获得乐趣,却仍饱含着让我们看后感慨的某些元素。”

不过,新老《编辑部的故事》的差别乃至差距,也许主要在于前者“就事”,几乎没啥人物刻画;后者恰恰“就人”,包括深刻揭示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的心态与心理变化,至今仍在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是“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光明或灰暗,即便20多年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今已经过时,但其中的人物形象依然鲜活、有趣、有味道,无论“蓝精灵转世、打针吃药都弄不傻”的李冬宝,还是爱抬杠呛人的戈玲、混在文人堆里的“商人”余德利,甚至“打酱油”而搅乱老姑娘戈玲春心而想与之私奔的濮存昕扮演的诗人、同样是北京人艺艺术家修宗迪饰演的道貌岸然的作家张名高,都以人物塑造的精准、传神、焕发异彩而令人过目难忘、久有余香。吕齐则硬是把一身正气、不大调侃、跟全剧整体风格很不“协调”的领导演出了彩儿。张国立也奉献了其本人最棒的一次表演:摇身一变为有点“娘”、连“波姬小丝都看不上眼”、被老妈硬拽进编辑部征婚的“赵永刚”,他看李冬宝暧昧而充满依恋的眼神,看得不少观众浑身跟过电一般。现在我仍能记得其人生感慨:“好了遭人嫉妒;差了叫人瞧不起;忠厚了人家说你傻;精明了说你奸;冷淡了大伙说你傲;热情了群众说你浪;走在前头挨闷棍,走在后头全没份儿……”

与人物塑造相得益彰的正是人物间的对话,也是老《编》成功与深入人心的一大利器。遥想当年,许多台词不少人张嘴就来,他们纷纷按李冬宝他们的方式说话,由此形成一种时尚。有精明的出版商趁热打铁,马上推出“台词书”,果然大卖,其中有些话,诸如“钱绝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等,顿成流行语。

《新编》也很重视台词,可“众星环绕,中流砥柱,这就是我的位置啊”、“有的人很嫩,可心已老了;有的人老了,可心还嫩着”之类搞笑台词和一些“永远快不过”网络的段子、流行语却给人感觉太过肤浅。有报道说,本来导演觉得即使老年人一时不能接受,年轻人也会喜欢这种时髦贫嘴,可对那些每天泡在论坛、微博上的80后、90后而言,昨天看到过,今天再听就OUT了,因此他们也不大买账。更主要的,是《新编》编剧对现实生活思考、感悟和提炼的能力与21年前以王朔为代表的一批编剧的差距太大,于是不再有老《编》的犀利深刻。 而王朔、冯小刚他们所使用的典型的京味儿幽默,含蓄精炼,话到口边留半句,往往意在言外,让观众越“嚼”越觉得更好笑。

事实上,早在2000年,郑晓龙就有续拍《编辑部的故事》的念头,但没有请动王朔出山,于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达10年的剧本创作折磨了前后6批编剧,最终吸取教训。画虎不成反类犬,既然没人能模仿王朔,就必须全面放弃,再去寻找新的喜剧样式。郑导演认为现在的观众眼界开阔了,笑点高了,口味也更重了,所以得把能想到的喜剧手段全都用上,也不再找会心一笑或扑哧一笑的感觉了,直奔让观众哈哈大笑而去……

郑晓龙正是老《编》的总策划。当时恰逢小平南巡讲述“春天的故事”不久,中国开始急剧向市场经济转型,随之而来的新鲜事儿让人眼花缭乱,郑晓龙和王朔一干人马,借着一群“关心国家大事,懂得民生疾苦”的媒体人之口,在小小的编辑部里尽情展现或调侃着光怪陆离的种种现象,同时开电视系列剧先河,更拓展了中国电视剧的美学品格。《新编》可以看作是这种努力的延续,当然,很有可能失败,但至少它具备着审视价值 。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