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影视的“干活”


2013-05-16 16:49:14     作者: 唐元恺    字号: T|T    来源:

若干年前,我们爱玩“打仗”,爱问“你的,什么的干活?”抗日电影里学的。其实更爱应答“我的——八路军”。语中透着自豪、“吓死你”、正气凛然。

近年来的银屏上,鬼子又来了,且越来越多。“中国好莱坞”横店影视城俨然成了新的“抗日根据地”。据统计,那里的30万群众演员有60%演过鬼子。今年1至3月,全国已经或即将投拍的抗日剧共有30多部。

多倒不怕,世界影视史上“二战”题材的作品和佳品不胜枚举,问题是,目前许多抗日剧对待历史与艺术的态度。

且不说道具的“不拘小节”——枪械随意穿越、超前于时代,“敢人”情节着实让不少观众忍无可忍,诸如完全不受重力约束;神功护体、刀枪不入的“铜皮铁骨”使当年义和团的旧梦成真;女侠遭一群鬼子侮辱后突然奋起,裤子自动穿上,抽弓搭箭箭不虚发,几十秒间消灭掉几十个日伪军;朝天扔颗手榴弹或利用炸弹引爆山石,居然把敌机给打了下来……还有,打完仗,英雄所梳“飞机头”丝毫不乱,非要在每回出征均会带上的沙发上摆足造型才肯罢休!以至于央视主播在新闻节目说:一部接一部的抗日剧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谁更雷!

更有评论指出,“抗日雷剧”恰似对历史的一场强暴拆迁,魔幻场面可以唤醒民众的荷尔蒙,但对历史而言却是最可怕的致幻剂。《人民日报》载文道,虽然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台湾首份专门报道大陆新闻的《旺报》也撰文认为,娱乐化抗日剧是对历史的不尊,更是对先烈们的不敬,把耻辱当成娱乐,就是对历史磨难的背叛。时事评论员李千帆则表示,这些抗日剧中,历史真相与当下真实已被娱乐得无影无踪,“这种泛滥和幼稚化倾向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咱银屏曾正能量地影响过几代人。世界医学史上以中国姓氏命名医学理论的“第一人”修瑞娟就当面对大明星秦怡说“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您啊!”12岁时,她在影院看到秦阿姨塑造的一位抗日巾帼英雄,从而决定了其日后走向。应该说,目前诸多抗日剧或多或少反映了一种负能量的功利与投机心理。一位影视公司老总透露,每投拍一部剧,他都会仔细咨询揣摩相关政策,最终得出结论——抗日剧最安全。在电影人戴乐眼里,口味重的创作者找不到出口,便把想象力投射在了鬼子身上,既安全又过瘾。

自然,影视人也有苦衷与无奈,2009年,徐纪周导演在自己首部抗日剧中尝试还原更真实的历史,如适当展现日军军事素质,却换来“需修改”意见,于是创作其第二部抗日剧时便懒得再费心刻画反派人物了。另一位导演颢然记得,他拍《枪神》时想在结尾加入一个带反战色彩的细节:当妻子想用弹片为孩子做把枪时,主人公说“还是用它做长命锁吧”。此方案最终遭到否决,理由是“与主题不符”。

不少导演只把拍抗日剧当成干个“活儿”而已,“雷剧”背后则成了生意场,正如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它是收视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观念。据报载,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因“手撕鬼子”情节而广受争议的电视剧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卖出200万元一集的高价,利润翻番。

专家无不担心大批观众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最初可选择范围有限,他们被“雷剧”绑票、圈禁,久而久之会爱上“绑匪”,再遇尊重真相与智商的作品,他们却大都会觉得不够刺激。

这又反过来刺激或迷失到创作者的审美与价值判断。不久前,管虎以“我就不信了”的姿态推出“抗日神剧”的银幕翻版《厨子戏子痞子》,坦言“最主要目的是赢得市场认可”。尽管似乎如愿以偿,这部戏成为第六代导演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影片——上映首日便超过管虎此前执导的抗战背景影片《斗牛》等两部的总和,但其妻梁静很理解,“其实票房越高他越心酸,因为之前的电影才是他的东西。”对此,管导夫随道:好歹电影对文化负有责任,不能光想着别人兜里那俩钱。

好在8年前管虎执导的“负责”的电视剧《生存之民工》终于“上星”,虽说名字改了,却是个好兆头——《春天里》。

这部讲述一群最底层小人物——民工讨薪血泪故事的旧作现在看来并不“旧”,但并非因经过了重新剪辑。先锋的拍摄手法伴之以精彩的个性化表演,尤其是“赤裸裸”的真实(倒不是仅仅由于剧中民工常常只穿裤衩)。众演员里有,不留痕迹变身为民工的原本“最像”孙中山并多次演活他的马少骅和40多位千里挑一的现实生活中的真民工,还有当时“新人”如今“25亿帝”的黄渤(主演《泰囧》等3片票房超25亿万元)。当年他们与民工同吃同住4个月,开拍时有人因达不到管虎“百分百真实”的表演要求被辞退;40%都由于感觉不对被重拍,直到“蹲在街边也没人看一眼”的程度。

这种以近乎苛刻的创作态度所拍出的电视剧,最终在地面播出时立刻引发轰动,不仅夺得多个地方频道的收视冠军,也成为口碑最好的电视剧之一。可由于“太真实”与题材敏感,它一直无缘在卫视播出,8年来难以与全国更多观众见面。

现在,网友们纷纷回忆,自己喜欢上黄渤并不因他在《疯狂的石头》中的表演,而是更早前的《民工》。而更名的《春天里》正再创新的收视纪录。这或许给了“雷剧”创作者一本“反面”教材,更让忠实于现实与艺术的影视人又看到春天。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