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庸不是老好人


2013-05-16 14:23:21     作者: 李荣胜    字号: T|T    来源:

2007年夏天,我和几个同事去了一趟山东曲阜,谒拜孔子。接待者知道我们来自北京,选派了一位优秀讲解员陪我们参观。这位女讲解员的确很棒,对孔府、孔庙、孔林了如指掌,精彩的讲解令人佩服。但当她给我们介绍孔子思想时,却让我大吃一惊。她说:“孔子有个很重要的思想,叫‘中庸之道’。中庸是什么呢?不偏就是中,不倚就是庸,不偏不倚就是‘中庸之道’……”

“姑娘,对不起!”我打断了她,“到了孔子故里,居然也这样解读‘中庸之道’,天下儒学,恐怕就没办法正确传承了。”

这回轮到讲解员吃惊了:“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这么讲的呀,有什么不对吗?”我告诉她,这种解释有失偏颇,是文化大革命中批林批孔时流传下来的一种歪曲,那个时候,把“不偏不倚”当作“中庸之道”批判,甚至把“折衷主义”、“老好人”都当作“中庸之道”一块儿批判呢!那么,怎样理解“中庸之道”才算正确呢?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出的,要真正弄懂,就要回到儒家原著当中去。“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篇中:“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准则,是至高无上的啊!’”

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中庸”是道德准则,而且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显然,孔子讲的“中庸”是与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但这里孔子没有具体地告诉我们“中庸”这个概念的含意到底是什么。

对“中庸”逐字解释最清楚的,当属宋代大儒程颐和朱熹。

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译成白话就是:“不偏斜就叫做中,不变就叫做庸。这种不偏斜的‘中’,是天下万物运行最正确的法则;这个不变的‘庸’,是天下万物运行确定不变的常理。”

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译成白话就是:“中的意思是,不偏斜、不旁倚,没有过分、没有不达到的表现;庸的意思是,指平常所行之理,也可以解释为万物平时运行的常年不变的法则。”

从程颐和朱熹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文字不尽相同,但对“中庸”含意的理解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把程颐和朱熹的解释放在道德范畴来考查,就会发现,“中庸”是儒家从观念上规定的做人和做事的准则。“中庸”要求做人“不偏斜”,就是要求做人要“正”,也就是要求人们走正道,心正直,人正派,决不是教人做老好人;“中庸”要求做事“没有过分、没有不达到的情况”,仍然是一个“正”的意思,也就是要求人们做事时,把握最正确的度,拿捏最合适的分寸,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做到既不过激,也不怠慢,决不是教人搞折衷主义;并且这种做人和做事的“正”,一经找到和确立,就不能再变来变去,使之成为一种坚持不变的道德准则。

儒家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不仅深刻,而且精准。“中庸之道”作为孔子创立的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子思曾专门著《中庸》一书,进行了全面阐述。全文共3545个字,是《礼记》一书中的第31篇。作者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他深得孔门真传,是继承和发展儒学的大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述圣。

《中庸》一书阐述的是儒家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之一,历代儒家学者都把《中庸》当作一部人生哲学宝典。这部宝典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对于儒家的重要性,相当于佛家《心经》中佛祖的真传。

《中庸》一书虽然只有3000多字,其内容却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20章)论证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内容和重要性,以及坚持“中庸之道”的艰难不易;

第二部分(21-33章)论证了“中庸之道”的核心观念“诚”,从十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诚”是什么、“诚”与天、人的关系。

《中庸》一书将“诚”的观念阐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诚”是儒家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儒家发现并确立下来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这一价值观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庸》实质上是一本阐述儒家人生哲学的经典,“中庸之道”是一个道德准则;要人们做人、做事都要“正”;其核心理念是一个“诚”字。这与文革中把“老好人”、“折衷主义”都当作“中庸之道”一起批判的谬误相去甚远。

其实,我们从孔子自己的话里不难发现,在倡导“中庸之道”的孔子的内心世界中,是反对做“老好人”的。

所谓“老好人”就是指处世圆滑、四处讨好、总想在复杂的人群中保持不偏不倚、希望所有人都说他好的那种人。孔子以他对人性的了解,对社会的洞悉,早在2500多年前就否定了“老好人”的为人。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贡曾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音:hào)之,如何?’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音:wù)之,如何?’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成白话是:“子贡问孔子:‘一乡的人都喜欢的人,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一定好。’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的人,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也不一定坏。不如一乡之中的好人都喜欢的人,一乡之中的坏人都厌恶的人。’”

孔子的观点是何等鲜明啊!他认为全乡的人都说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全乡人都说坏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孔子指出:只有好人说好、坏人说坏的人才是好人。这里孔子从好人、坏人的判断上,或者说是从好人、坏人的评价标准上,彻底否定了“老好人”——即所有人都说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同时,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他的价值观:一个人好与不好,不是以多少人评价你为标准,而是要看什么人评价你、怎么评价你——即好人说你好、坏人说你不好,这样就对了。反之亦然。孔子的价值观里是非明确,只有好人说你好,你才是好人,而坏人说你不好是不做数的。

可见,“中庸之道”是教人从“诚”出发,正直做人、正派做事的一整套思想理论。这个理论当然属于道德范畴,体现着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与令人生厌的“老好人”毫不相干。

作者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作家出版社编辑、副社长、副编审,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