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我的好书榜


2013-04-17 14:02:42     作者: 潘采夫    字号: T|T    来源:

《梁启超传》

作者:解玺璋 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

解玺璋为资深的文化记者,也是秉笔直书的学者,喜饮酒,人温和,性耿直,不惧开罪权势。近代学者中,我第一钟爱的是梁启超,不仅因为其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一生追求新学问的精神,更重要是因为他的文字,确为百年来第一好文字,也是我这个评论人应该供奉的祖师爷。曾听解玺璋老师讲述写《梁启超传》的构思,我既敬佩又担心,但读后认定,到目前为止,就我阅读所及,无论从材料,还是视野,这都是最好的一部梁启超传记。

《余英时访谈录》

作者:陈致 出版:中华书局

出于对余英时人品学问的敬仰,曾读完其10册《余英时全集》,常叹其学问太大,我对其不少文章理解不深。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读访谈录之类文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已足搔我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学问之痒。这本书由于是教授访问教授,比一般记者访谈录又多了思辨与交锋,不仅把余英时先生的主要思想学问给介绍清楚了,而且让读者体会到他对独立精神的执着,对思想禁锢的厌恶,从而对这位飘零海外的坚守良知的知识人的内心世界多几分了解。

《北京,最后的纪念》

作者:阎连科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为一个河南人,阎连科是我最感亲切的河南作家,不是其文,而是其人。阎连科因遭禁的《为人民服务》、《受活》、《丁庄梦》、《风雅颂》而成为中国作家中的异类,成为最痛苦的作家之一。与现实死磕而不甘缄口,不愿妥协,岂能不痛苦?去年,阎连科在北京的房子遭遇强拆,败局不可避免的他成了“丧家之犬”,这本书可以看做那次强拆的“果实”。“历史的车轮隆隆驰过”,大国寡民,螳臂当车,深愧不能做些什么,推荐这本书,成了对阎连科老师表示支持的唯一方式。

《可操作的民主》

作者:寇延丁 袁天鹏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我并没有读这本书,但读过《罗伯特议事规则》,并对其有高度评价,所以对《可操作的民主》这本“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纪录”负责任推荐。近百年前,孙中山写过《民主初步》,其实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中国普及版,孙氏有段话极其精彩:“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于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以!所谓集会,则乌合之众而已!”简而言之,《可操作的民主》这本书,做的还是孙中山的工作,教老百姓如何开会,如何议事,如何使用民主。而结果也证明了,就民主这件事,人民不缺能力,人民只缺机会。

《乡关何处》

作者:野夫 出版:中信出版社

写出《江上的母亲》的野夫是我深为尊敬的中文写作者,他的文字中透出啼血般的痛感,让最麻木的心灵也肃然泪下,这也许来源于传奇的经历,在我的想象中,其人应该更胜其文,野夫的家族与中国近代历史无法分割,他的亲人被一个个抛出历史,湮没无闻,只留下野夫为他们唱着挽歌。作为怀有同样中国式乡愁的人,《乡关何处》有我永远也写不出的文字。借用章诒和评野夫语:“那独立之姿,清正之气,令我心生庄严。”

《倒转红轮》

作者:金雁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对十月革命以来俄罗斯知识分子群落的系统研究,它对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组织生态、心路历程、精神信仰及与权力的关系都进行了深入辨析,探讨了革命的发生机制,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摧残与伤害。本书的价值,主要在于它对当下中国的关照,因为俄罗斯是中国的映像,也是其精神源头之一。而且,这本书最深刻之处,在于它解释了革命和历史的某种规律,而规律是普遍使用的,也是可以重复发生的。

《无尾狗》

作者:阿丁 出版:时代文艺出版社

《无尾狗》是阿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目睹了这本书不断寻找出版并几度删节的曲折经历,所以对它也多了一点偏爱。在这部文字生猛、汁液四溅的小说中,能依稀看出作者的影子,但它不是自传,虽然小说家的第一部往往青春自传者多。这本书写了一个人如海绵体一样存活的命运,这是作者对人性观察之后的高度提炼。我之所以推荐,还在于作者独立于文坛之外,文学使命感强烈,在艰难时世里谋生活的同时,不放弃文学梦想,坚持小说创作的文青精神,堪为70后一代文青的写照。

《世间的盐》

作者:高军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我爱读画家、摄影家的文字(范曾除外),因为他们的文字有画面感,不喜欢抽象表达,喜欢用场景描述出一个道理,这样的文字读着美。高军可能看了太多的古画,读了太多的古文,所以尽管他的文章有意用的都是大俗字,但能让人读出古意,一个人物寥寥几笔,往往能神态毕现,却又及时收笔,绝不纵情,空出余韵,像阅览国画里的留白。这就有了高古之意,虽然这种味道有点“半熟”,但在现代文字里已经很可贵。把文字当老玩意,喜欢。

《谣言粉碎机》

主编:徐来 出版:新星出版社

在评书的时候,对科学松鼠会出品的书多有推荐,有时甚至到了“逢鼠必推”的程度,当然自己也知道,这种盲从盲信不符合松鼠会倡导的气质,但从内心知道,国人太缺科学精神,又太缺少科普书籍,遂不得不偏爱有加。《谣言粉碎机》是我最爱的栏目之一,每一期专栏几乎都看,且读得面红耳赤,为自己身上的伪科学烙印羞赧不已,因为他们粉碎的,往往是我深信不疑的。为了粉丝各种谣言,科学松鼠会勇敢地担起了“五毛”的恶名,这是我最佩服他们的地方,生命不息,辟谣不止。

《江城》

作者:[美]海斯勒 译者:李雪顺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之前曾向人推荐作者的《寻路中国》,现在又推荐这本《江城》,一本是对中国的线的描述,一本是点的解析,何伟对中国变迁的敏感,是我们这些置身其中的人们不具备的,我们安之若素的东西,可能对他意味着巨大的变动,我们久而久之的习惯,对他来说往往是强烈的不适,这就使本书对中国有一种新鲜感,而这种触角,又会带给中国读者新鲜的阅读体验。可能这就是老外写中国的价值。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