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柴静:零距离“看见”


2013-03-15 14:13:39     作者: 本刊记者 张洪    字号: T|T    来源:

“看见”几乎成了柴静的 LOGO,

曾有记者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

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

柴静说,“一个人由无数他人构成”。不错,她自己便是一个多人合成的“作品”。在崔永元、白岩松、罗永浩、张立宪等一干“老男人”的“劲炒”下,柴静新书《看见》成为2013年开年第一畅销书,已破100万册大关。亚马逊、当当、京东等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上,《看见》均占据热卖榜首。

在最近的地方,“看见”新闻

站在教室走道里,8岁的柴静捂着左眼,拿着小棍的老师点着视力表最下一行,小柴静对答如流。其实,她早就近视了,但谁也没有察觉,因为她背熟了最后一行。老师喊着:“1.5,下一个。”她不动声色回到座位上。

那是柴静童年记忆中恐惧的一幕。

对于这份恐惧,一直掩埋在心的她,在采访德国志愿者卢安克时,终于有了出口:“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会被挑出来站在什么地方。大家说,看,她跟我们不一样。怎么才能克服这种恐惧?”

《神探亨特张》的主角、《读库》主编张立宪用某作家的一句话来评论小圈子里的柴静:“她是这些男人的异性,也是这些男人的同性。”

柴静说,她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作为央视的新闻“名嘴”,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每个重大事件现场,都有她的身影。2003年,柴静开始担任《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2006年,“柴静观察”博客在网上开张,2012年底,《看见》出版。这部书将柴静的10年央视经历与中国大事件糅合在一起,让读者进一步“看见”了她。

“看见”几乎成了柴静的 LOGO,曾有记者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

跟孩子老人弱者在一起,才觉得舒服

1976年,柴静出生在山西。在她的记忆中,最初,上学是一桩跟“睡觉”有关的事情。

“窗纸稍有点青,就哭着起了床。奶奶拉着手把我送一程,穿过枣树、石榴和大槐树,绕过大狗,我穿着奶黄色棉猴,像胖胖一粒花生米,站在乌黑的门洞里,等学校开门。”

小柴静怕黑,死盯着一天碎星星,一直到瓷青的天里透着淡粉,大家才来。打开书,念“神—笔—马—良”,随后,她一头栽在课桌上睡着,日日如此。

“天性里的那点怯弱,像钉子一样钉着我。”小时候看到邻居从远处走过来,柴静躲在墙角让他们过去,打招呼这事让她发窘。

“我妈看着我直叹气。一直到长大成人,生活里碰到厉害的人,我就避开,不搭讪,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待在一起,我才觉得舒服。”

2000年底,央视制片人陈虻在湖南卫视一档节目中看到柴静,立刻来电。这女孩很知性,“但眼睛里有种狠的东西”,陈虻找到柴静,希望她加盟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

第一次见到柴静,陈虻跷着腿问:“你感兴趣新闻的什么啊?”

“新闻背后的人。”柴静回答。她日后回忆说,“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从此,柴静开始了落户“央视”的日子。“大平台”不易把握,做节目不像镜头前那么风光,背后的艰涩让她一度难以支撑。 每天上午报三个选题,下午联系,晚上录演播室,凌晨剪辑送审,成了柴静固定的时间表。

有个大冬天,编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柴静发现大衣锁在机房,于是穿着毛衣一路走到电视台东门。那时,她还是临时工,没有进台证,好心的导播下楼来,从东门口的栅栏缝里把带子接过去。回到家,电梯没了,她爬上18楼,刚扑到床上,导播电话打过来,说带子有问题,要换。拖着当时受伤的左脚,柴静一级一挪,再从18楼爬下去。

大清早已经有人在街上了,两个小青年,惊喜地指着柴静,“我以为是认出了我。”

“瘸子。”他们笑。

一次年会上,同事披着披肩,踩着高跟鞋和裹腿裙子,两腿纠结在一起坐着,模仿柴静采访:“你疼吗?真的很疼吗?真的真的很疼吗?”底下一片哄笑。

节目播了一期又一期,从开始的被人笑到后来的被人转载,拿奖,柴静的日子宽松了许多。

“但我说不上来自己的感觉。”她说。

默多克说,新闻人就是要去人多的地方。柴静的心很“宅”,不爱扎堆。但是重大新闻的采访中,又有极高的出镜率。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