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你“吃”了吗


2013-01-17 15:05:08     作者: 唐元恺    字号: T|T    来源:

“你看了吗?”这句与不再常说的招呼语“你吃了吗”相类似的中国观众“好声音”,总算在今朝贺岁档里响起。当然,受此殊荣的影片不多,最终“口口相传,奔走相告”形成口碑的更少。

而其中,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冯小刚《一九四二》都不是让人轻松、放松的严格意义上的“贺岁片”,若说共同点,倒都涉及到“吃”,实则“饿”。1942年的饥荒自不必说,漂流大海的少年也不得不跟老虎争食。还有陆川《王的盛宴》,讲史上最著名饭局“鸿门宴”,说的却是对权欲的饥渴。

“人饿了啥事都干得出来!”我的一位看过这3部影片的朋友一言以蔽之。张国立也说,他所演“老东家”的种种行为更深层次地表明“人的尊严是从肚子开始的”。学情报出身的陆川则调动自己专业“潜伏”进《史记》,用镜头解密,只是,呈现在银幕上的“饿”化成了“恶”,正如“吕后”秦岚被这位男友导演威逼利诱非拿出自己“操蛋的一面”不可,但这种裹挟创作者“太多意思”的恶狠狠,终敌不过温和李安儒雅笑容背后的“真狠”——狠狠挖、扣问、尊敬、遵循天地间真相,刺痛又抚慰人类灵魂的关照与关怀,特别是,让人反思“人之所以为人”,即便“饿极了”时还可以决定“不干啥”。

也就难怪,《少年派》居然“零投诉”,多家报刊与问卷调查几乎异口同声,赞它在每逢大片上映必大发口水的常态下成为“近几年最没争议影片”。伴随《一九四二》与《王》的来势汹汹,其放映量和上座率却照样“零跌幅”,不降反升,票房依旧一亿接着一亿。此前,这个“三无”产品——无明星、无煽情、无猛烈情节,或无绯闻噱头之类的宣传攻势、无超级规模排映、无IMAX(很快退出国内IMAX厅放映),并不为影评人与影院经理看好,被断定“票房死定了”。

与影帝云集的《一九四二》相比,《少年派》也还真无法算“三无”,因为它拥有最大的“明星”——李安。最初观众关注并想一睹为快,也是冲着“李氏品牌”的。尽管影片本身“零争议”,但它引发的热议却不少,且至今仍在延续,包括结尾“李安”发问观众“两个故事你喜欢哪个?”这道人类抉择难题,使影片不同于一个简单的历险故事,顿增更多层的维度(没有把个人生命的多元维度和多重意义异化为单一的趣味与“艺术化”存在),绝妙而水到渠成地直达关乎人性、生存意义和信仰的心灵主题(也正是原著精神)。

看李安电影,总觉得是品尝“大餐”,除了“色、香”的精准与适度(像《派》这样把公认为“最不可能被影像化的小说”转化为有声有色、质感上乘的悦目形象,也愣是破了好莱坞“三大忌”——拍了最难把握的动物、儿童和水)外,更有“味”的醇厚与丰厚,还想一吃再吃。由此,或许可以把好电影的标准定义为“一次性艺术,还想再看三两遍”。

我们都很佩服李夫人能容忍老公开拍首部电影前可以闲在家中当6年“煮夫”,也该学学李安“人生漂流”中不随波逐流的定力。而安于烹饪又何尝不是在准备电影,反映到后来的“李安风格”,可以搬用同样“爱做饭”的央视主持人王小丫的体悟:在于火候,就是拿捏,拿捏的是分寸。

李安也总爱拿烹饪比拟电影。他曾滔滔不绝:“拍片像是在办杂货,你买了越好的食材,拍出你要的电影的机便会越大;剪接是下厨,必须忘掉你在想什么,不要把拍到的看成结果,那只是一部影片的烹调原料……”他本人就拍过好几部与烹饪有关的影片,《饮食男女》开始“做饭”一段早被选进中外影视院校的教材。自然,食物乃至烹调只是“载体”。

在世界电影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佳作。想必凡看过都不会忘记卓别林在《淘金记》里知足而津津有味吃皮鞋的情景。我本人还对法国“卓别林”费耐斯主演的《美食家》记忆犹新,其主角是一位令观众垂涎的专门品尝、评价各饭店旅馆菜肴的小人物,他很爆笑地对付了一个想并吞法国餐饮业的快餐大王。不过,在这部“非馋勿扰”的影片结尾,他从蛋糕中优雅地拉出了自己的怀表,暗示着快餐食品时代的来临已无法抗拒,法兰西大地即将充斥各种各样粗糙的垃圾食品!

2009年,影坛“常青树”斯特里普因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表现平凡女人于平淡乏味的日子中追寻生活意义的影片《美味关系》里主演名厨而第7次捧得“金球”(并再获奥斯卡提名)。为了符合角色的高壮形象,她特意增肥7公斤。但同时坦言,由于妈妈不爱做菜,自己10岁才看过完整的马铃薯,片中她能轻松翻煎蛋卷,并1次OK,其实是上镜前才恶补的“杰作”。

这部讲述“美食拯救人生”的影片,也可以说是展现了两位女人的“味蕾哲学”,似乎又印证了一句名言:10个哲学家也顶不上一个美食家。好导演、好电影也是如此吧。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