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孔子“制造”,钱宁“组装”


2012-11-09 18:19:43     作者: 本刊记者 张 洪    字号: T|T    来源:

为论语找到“线头”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钱宁,曾任职于《人民日报》。上世纪80年代末赴美留学,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新闻。1995年回国后,在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就职。

赴美留学经历,使得钱宁懂得了“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以孔子为原型,钱宁曾经写过一部历史小说《圣人》,后参与拍摄了由此改编的电视剧《孔子》,他还开过关于孔子的专栏,这个过程,让钱宁慢慢意识到,孔子的思想原来有一些“内在的逻辑”。

《论语》分拆开来有600多个句子,但怎样重组却具有挑战性。过去,《论语》曾经以各种方式被编辑过,有按主题分类的,也有试图以孔子的编年把《论语》整理成新版本的,还有更大胆地把《论语》改成了四言诗。

在钱宁看来,“我们现在读到的《论语》,如同一团乱麻,头绪很难理清。其实,《论语》不是没有头绪的,一团乱麻中,我们需要先找到线头,而这个线头就是‘仁’。”

孔子的思想中,“仁”是关键词,他自己也曾如此概括,“吾道一以贯之”,就是“仁”。

重编后的新论语,是一本论述“仁”的专著。没有增删一字一句,《新论语》对《论语》原文进行了分拆和重构,以“仁”为逻辑起点,将散乱的儒家箴言放进了一个崭新的逻辑框架中。

对于钱宁来说,重新编排的过程好像见证奇迹,“就像漫山遍野都是散兵游勇,你找到了主帅,号令之下,三军成阵,整个《论语》呈现出新的面貌。”

重构后的《论语》清晰呈现出孔子的思想脉络,许多“只言片语”被赋予了新的“结构性意义”,成为无需烦琐注释、人人都能读懂的经典。

钱宁说,比如,孔子讲“学习”,并非简单地指学习知识,而是将学习看成领悟“仁”的途径;孔子谈诗论乐、抨击时政、评论古今人物,则如同今天的“案例教学”,旨在向弟子们解释和阐发“仁”的内涵,以及在具体事例中如何评判“仁”与“不仁”。

钱宁认为,孔子晚年对“仁”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伦理政治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只因颜回早逝,没能将孔子晚年有关“性与天道”的思想详尽记录下来,更无法将其传承下去,成为《论语》一书的真正遗憾。

尽管如此,钱宁依旧觉得“今天,我们在《论语》中看到的孔子,犹如一座高山,山峦绵延起伏,顶峰却在云雾缭绕中,隐约闪现。”

《新论语》就是《论语》

在现在的《论语》中,孔子之语和弟子之言是混编在一起的,像开篇第一章“学而篇”,16条语录,其中有7条是弟子之言;而“子张篇”里,答问主角更是变成了子张、子夏、子游等后辈弟子。

《新论语》分为内编与外编两部分,内编收录了所有“子曰”之语,弟子之言和其他辑录一律被放在外编。

其实,《新论语》就是《论语》。

钱宁相信孔子的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他希望通过《新论语》,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孔子思想的深度和高度。

“孔子的深度在于把人性的基本诉求写了出来,包括向善的诉求和向恶的诉求。在这点上,孔子具有永恒的价值。”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曾经针对本书给过一个非常精道的概括:不加一字,不减一字,编而不作,《论语》一新。”

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子的第75代孙孔祥林先生认为,钱宁的《新论语》为普及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独辟新径,将嘉惠众多读者。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为读者郑重推荐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钱宁的《新论语》。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认为,汪洋此次推荐《新论语》,蕴含了“鼓励人文学科进行创新研究”的内涵,即在对我们传统经典的悟性解读中加入来自西方的科学逻辑思维,本身就具有创新的意味。

钱宁深知,“改动”经典的作品很容易引起争议,但他仍然坚信《新论语》有它出世的价值,他说:“两千多年来,每一代人对《论语》都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我希望,《新论语》可以视为我们这代人对《论语》做出自己解读的一种努力。”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02

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年一月中旬,贺岁档影片成了国产电影的天下。尤其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突破12亿元的总票房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

更多>> 深度报道

分账之争:中 ...

2012年岁末,超过40余部国产影片扎堆抢占贺岁档之际,一场有关电影票房分账的较量暂时告停。

行走在胶片上 ...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风格的男女演员成为备受观众追捧的明星。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