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大视野”构建西亚北非地区合作平台


2014-09-03 11:00:23     作者: 吴 颖    字号: T|T    来源:

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等产业将是双方共同关注与合作的重要领域。未来,绿色有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流合作的主色调。而能源合作已成为中阿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达1.33亿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47.2%。为加强双边能源合作,近年来中阿双方分别在三亚、喀土穆和银川召开了3次中阿能源大会,会议成为双方围绕能源开发和安全、新能源利用等问题开展集体对话、协调和合作的新平台,且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中方愿意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未来发展对接起来,把中国的优势产能与阿拉伯国家的比较优势对接起来,在完善中国对外开放布局的同时,也给阿拉伯国家带来更稳定的能源收益、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为阿拉伯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创新国际合作模式

“一带一路”是务实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彼此是包容互鉴的好朋友。目前,中国在中东地区设立了19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2013年在华阿拉伯留学生的数量是2003年的14倍多。中国与中东国家还通过设立文化论坛、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等形式,不断扩大文化领域的沟通和对话。可以说,中国和中东国家的交往是文明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化,搭建起不同文明大融合的桥梁。

在“一带一路”的构想下, 中阿双方商定2014年和2015年为中阿友好年,双方将举办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此外,未来10年,中方将组织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交流,推动并支持200家中阿文化机构开展对口合作,邀请并支持500名阿拉伯文化艺术人才来华研修。相信“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也一定会走进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民心中。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是中国新时期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各领域合作的新模式,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各个国家都能从中找到利益契合点。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将引领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发展,为双方关系不断提升增活力,添动力。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是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利益需求是推动中阿合作的不竭动力。丝绸之路的基本价值在于各国、各民族间的平等交往,互通有无,增进相互理解,因而是文明文化和平互动之路,各族人民平等交往的友谊之路。对国际社会而言,丝绸之路的概念具有共享性,没有排他性。它由各个国家携手共建,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逐步实现 “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是一种深富创新意涵的国际合作模式,既令人向往,也须有关国家认真磋商,周详设计规划,以共同谱写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壮美华章。

吴颖

外交学院在职研究生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9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各种外事活动的演讲中,常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相亲”的事例,体现了中国尊重不同文明,期望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的真诚愿望。

更多>> 深度报道

故事中的人和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各种外事活动的演讲中,多次这样说道,意为国家之间要民心相通。

难忘鼓岭

“我想她一定在和加德纳先生对话,在缅怀他,因为她终于来到了加德纳先生思念的福州,来到了鼓岭。那一幕非常的感人。”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