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共同和平与繁荣的“亚洲梦”


2014-04-09 15:26:38     作者: 张旭东    字号: T|T    来源:

把握捍卫利益与维护睦邻友好的平衡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和王毅外长的记者招待会上,都提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核心任务在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谈及中国与周边一些邻国存在的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时,王毅外长掷地有声地表示:“我们绝不会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与日俱增,长期以来中国与部分国家在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多有龃龉,维护中国合法权益已刻不容缓。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捍卫自身权益的举动被误解为过于强硬,“中国威胁论”又有所抬头。

 
2014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问题 图/董宁

根据李光耀的观察,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逐渐接近能够在东亚占据主导的程度,中国必须做出一个重大抉择,是成为一个霸权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军事力量建立一个势力范围,还是继续做一个良好的国际公民⋯⋯在这个抉择的时刻到来之前,应该给予中国充分的动力,使其选择国际合作,国际合作能在未来50-100年的时间里建设性地消化中国的能量,这符合每个人的利益。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有和平发展的经济机遇,避免迫使中国通过强硬手段获取石油等资源,为其产品与服务开辟市场⋯⋯如果没有给中国提供这样一条道路,这个世界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强硬的中国。”

李光耀的观点至少反映了国际社会的一种普遍意见。在中国不断拓展地区影响力,特别是在积极引导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同时,如何在捍卫自身利益和维护与周边国家的友好间维持平衡,如何既在领土和安全利益上不妥协又打消邻国日益增长的“中国威胁”恐慌,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鱼与熊掌,必须兼得”的难题。

对中国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把握好中美关系的微妙平衡,于美国而言也同样如此。李光耀认为:“是接触中国,还是孤立中国,美国必须做出根本性的抉择。你不可能两样都做,不可能说在某些问题上接触中国,却在其他问题上孤立它。你的信号不能模糊。”美国对华在接触和遏制政策上的反复徘徊,恰恰是美国战略家和政策制定者们在冷战结束后一直被困扰的问题。3月4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来自国务院和国防部的两位负责美国东亚政策的高层官员的讲话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质疑美国履行安全承诺,坚持航海与海空自由的信念。但同时,任何国家也不应质疑美国在同中国就地区与全球问题展开合作,同时妥善管控分歧良性竞争的决心。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防部长大卫·赫尔维作证时称,美国寻求同中国建立健康、稳定、可靠与持续的双边军事关系。与此同时,中国军事现代化透明度以及越来越“强硬”的海洋权益主张引发美国的忧虑,美国将持续监控中国的军事行动并协同盟国调整美军部署以确保亚太安全环境的稳定。

对于美国目前的亚太政策,著名的政治学者米尔斯海默在乔治·凯南所著的《美国大外交》序言中专门写道:“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以最近几十年的方式继续增长,那么中国会成为亚洲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国家。中国无疑会谋求以美国控制西半球的方式控制亚洲。如果乔治·凯南还健在,他会希望日本在遏制中国时发挥核心作用,正如他希望东京去遏制莫斯科在亚洲的野心一样。不幸的是,即使是与中国的亚洲邻国联合,日本也不足以承担这项任务。因此,美国将不得不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在召集遏制中国的军事联盟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米尔斯海默提到的美国应对中国的两种军事手段恰是美国政府正在运用的,强化军事存在并联合军事盟友共同行动。强化军事存在既是美国自身战略调整所需,也一定程度上源于亚太国家的争取。李光耀认为:“谨慎起见,亚太地区应该维持均势,亚太各国之间的一个广泛共识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共识就是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存在应该维持下去⋯⋯军事存在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动用武力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意义,有利于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种稳定符合各方利益,包括中方利益。”

张旭东: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4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百姓的期盼就是政府的工作。

更多>> 深度报道

从“两会”看民生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教育改革如何 ...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4年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