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缅:山水相连 情谊相续


2014-04-03 11:43:03     作者: 本刊记者 侯瑞丽    字号: T|T    来源:

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如今,中国为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3年上半年,中缅双边贸易额达4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

鹏温博士认为,在经济上,中国是缅甸不可或缺的市场。缅甸向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木材等,他希望未来缅甸能提高产能,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在投资领域,中国已成为缅甸第一大投资伙伴。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而缅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缺口很大。中国可选取有实力的公司投资缅甸道路交通、能源和电力等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1971年中缅签署贸易协定,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1994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边境贸易的谅解备忘录》。1997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合工作委员会的协定》。2001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195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左一)同访华的缅甸总理吴怒(左二)亲切交谈

在2011年中缅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经济技术合作、优惠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公司积极参与了缅甸的经济建设,为缅甸提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中国公司承建的多功能柴油机厂、轮胎厂、纺织厂等多个项目已经开始产出。邦郎、耶涯等多个水电项目并网发电,缓解了缅甸电力紧张的局面。跨伊洛瓦底江的几座大桥的建成,改善了当地交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在对缅投资过程中,中方尤其重视社会责任与环保。

在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皎漂,负责这一项目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修建了一座蓄水量达65万立方米的水库,并免费把自来水接到了附近的3个村子。同时,还向缅甸捐赠130多万美元,用于在管道沿线的4个省邦建设8所学校,其中包括2所中学和6所小学。此外,还投资600万美元用于改造当地医院。

负责密松电站项目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在项目总投资2505.5万美元中,用于密松坝区的移民安置点的费用就达1855万美元,人均达到了8644美元。该公司投资建设的昂敏达安置村成为当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中有新建的学校、寺庙、教堂和医院等。

根据缅甸政府的要求,中电投集团采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环境影响评估标准,委托缅甸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缅甸生物与多样性保护协会和中国长江设计公司共同牵头,对密松电站项目开展环境评估。两国100多名专家已经完成了对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结论是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也专门聘请了环境监理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原油码头更是严格执行不在征地范围外取石、取土和砍伐树木。在建设位于伊洛瓦底江畔的达贡山镍矿时,中国企业共投资近2.4亿元人民币,建成了最先进的收尘系统。

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据史料记载,中缅两国的友好交往始于汉代。盛唐时期,缅甸骠国王子率领乐工曾访问中国古都长安。

两国建交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1960年中国国庆期间,吴努总理率领由文化、艺术、电影界共400多人组成的友好代表团访华,并在北京举办了“缅甸文化周”。1961年1月缅甸独立节期间,周恩来总理率领由文化、艺术、电影界53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回访缅甸,并在仰光举办了“中国电影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交流高层互访不断,部长级文化代表团互访达13起。1996年1月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缅甸联邦文化部文化合作议定书》。

随着中缅关系的不断深入,两国在艺术、文学、电影、新闻、教育、宗教、考古、图书等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日趋紧密。据不完全统计,两国建交以来,互访团组达600余起。其中中国国宝级文物佛牙舍利四次应邀赴缅巡礼,受到缅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1998年起,缅甸艺术团连续参加历届亚洲艺术节演出活动。2004年,中缅签署了《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2005年6月,“中国文化月”系列活动在仰光成功举办。2011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2012年中国杂技团访缅演出。2012年5月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首届中缅“胞波情深”睦邻友好系列活动,旨在巩固中缅民间友好,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缅传统友好关系发展。

鹏温博士认为,西方倡导的某些理念未必能被缅甸人接受,因为缅甸固有的佛教哲学根深蒂固,不易改变。中国在这方面有优势,两国可以加强合作。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4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百姓的期盼就是政府的工作。

更多>> 深度报道

从“两会”看民生

中国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教育改革如何 ...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4年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