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国企业走向欧盟面临内外部制约因素


2014-01-06 15:48:08     作者: 姚铃    字号: T|T    来源:

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给欧洲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中国企业投资欧盟带来了新的机遇。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以来,中国对欧盟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截至2012年底,中国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近2000家,投资存量超过315亿美元,比2008年末增长了8.9倍,而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了1.9倍。欧盟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中国企业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

在欧债危机尚未完全消退的背景下,欧盟将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欧盟成员国日益重视来自中国的投资,不少欧盟国家与中方合作,加大了对华招商引资力度,波兰甚至为吸引中国投资还专门开辟了“走向中国”网站。

但另一方面,中国对欧盟投资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因素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既有来自中国企业自身实力差距产生的制约,同时还有欧盟层面的制度保障缺失及复杂心态导致的制约。

中国工业化水平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差距

向内看,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资金实力及管理水平方面与欧盟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联合国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就增加值和出口值而言,中国制造业分别位列世界第二和第一;而且在近年来全球增长最快的5大行业——办公和计算设备,收音机、电视和通信设备,电子机械和设备,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和基本金属行业,中国也是主要生产国。但如果从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生产要素来看,不难发现当前中国企业的工业化技术水平和决定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与欧盟企业相比仍存差距。

第一,制造业在高端技术层面落后欧美国家,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产出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核心设备和零部件主要来自进口。根据美国研究机构IHS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2/3的设备投资依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进口依赖度达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进口依赖度为85%,石油化工装备为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约为 70%。另一方面,从中高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2009年德国、法国、英国和爱尔兰分别为58.8%,47.8%、41.5%和51.3%,中国则仅为40.7%。

第二,整体研发投入虽接近欧盟平均水平,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一是总量指标虽接近欧盟平均水平,但低于欧盟发达成员国。2010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升至1.75%,欧盟为 2%;而同期北欧的芬兰、瑞典和丹麦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3%,德国、法国、斯洛文尼亚和奥地利的研发投入也高于整体水平。二是基础研究投入水平较低。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占GDP的比重升至0.39%,但同期欧盟国家平均水平超过 0.5%。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使具有原创性和长远意义的研发活动难有突破。

第三,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和专利申请水平相较欧盟差距较大。企业创新活动、专利申请数量等均是衡量一国制造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创新大国。从创新活动情况看,欧盟有51.6%的企业致力于技术和非技术创新,包括提高组织运营效率、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其中德国79%的企业专注创新,爱尔兰业也达到56.5%,而中国这一比重不足30%。从专利申请数量看,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企业提交的专利居于欧盟领先水平。根据欧盟专利局的报告,2009年四国提交的专利数量分别为24152件、8645件、5138件和4921件;中国为3071件。

第四,研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教育学术机构研发人员相对较少。据相关统计,2010年,欧盟研发人员数量为248.7万人,其中企业研发人员占51.5%,政府研发人员占14.1%,高校研发人员占33.3%;而中国研发人员数量为196.5万,其中企业研发人员占71.0%,政府和高校研发人员则分别占15.4%和13.6%。从企业研发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总投入的比重2011年升至71.1%,虽已接近发达国家标准,但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主要用于对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完善,而不是新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能力方面的差距

中国企业凭借长期积累,已经具备在欧盟开展投资并购的实力。根据联合国报告,2005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金额大幅增长,占全球总额的比重从2005年的0.8%上升到2011年的6.5%。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重要目的地。瑞典、法国、德国、波兰、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等欧盟国家不少私营企业甚至一些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另一方面,相较欧盟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能力方面还处于明显劣势。一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数量较少。按照国际投资理论,一般而言,一家企业的海外营业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的30%,该企业可以被认定为跨国公司。而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500强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14.1%,其中比重超过30%的企业仅25家。二是大型跨国并购尚处起步阶段。联合国贸发会议提供的跨国大项目并购情况看,2011年在全球61个交易金额超过30亿美元的项目中,欧盟企业占据22个,而中国企业则仅占2个。三是对发达市场投资经验仍然欠缺。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而对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则发展相对缓慢。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1

2013年,对于大陆和台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大陆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战略部署。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