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总理外交:有声有色有欢笑


2013-07-15 11:37:10     作者: 朱锋    字号: T|T    来源:

中国总理李克强2013年5月19日启程的欧亚四国之行到5月27日圆满结束。在短短9天的行程中,李总理对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完成了中国新总理出访的“处子秀”。纵观李总理5月的四国行,比较一下习近平主席4月份的欧非四国行,必须说,中国的总理外交也精彩。2013年3月刚刚完成权力更替的中国两位新领导人,在外交领域都展示了不俗的才华。中国新领导人的外交特点和风格逐渐开始成形。

“个性外交”

4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南非等回国之后,我曾在国际媒体撰文说,习主席的外交表现,开启了中国领导人“个性外交”的新时代。习主席外表温和、敦厚,在国际场合放松、自如,很乐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进行现场沟通,展示了中国新领导人的“个性”和“气场”。令人高兴的是,“个性外交”四个字也完全可以用于中国新总理的外交风格。

与外表敦厚温和的习近平主席不同,中国总理健谈、善言,肢体语言丰富,是一个性格外向、富有激情的中国领导人。时光回到1983年,我当时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二年级的本科生,李总理则是当年的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当时听李书记发表演讲,印象最深的是这位青年领袖有激情、有思想。30年之后,当年北大的青年领袖已经成为中国的总理。追踪李总理的出访活动和海外演讲,唯一不变的是历经沧桑岁月,总理身上依然充沛的激情、幽默和活力,这使他的首次“总理外交”给各国政治精英和民众都留下了难忘印象。

当从印度媒体记者处得知,他和辛格总理握手的照片可以登上媒体头条时,李总理立刻抓起了辛格总理的手,摆出姿势进行当天的“第二次握手”。在印度的一次演讲时麦克风发出了刺耳的噪声,李总理立刻机智地表示,这是麦克风想要说话,“让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伟大的印度政府和人民致意”。

在巴基斯坦,李总理与巴执政党的现任总统扎尔达里,以及反对党候任总理沙里夫的见面和会谈,向世界传达了中巴友谊的强大信息——和中国保持友好合作是巴基斯坦超越党派、超越宗教派别的共同愿望。李总理在巴基斯坦参议院演讲时,特别介绍了“巴铁”一词——中国网民对巴基斯坦的昵称,特指中巴友谊的特殊性。他提出,中巴两国关系是“患难之交、信义之交、兄弟之交”。他保证,中国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巴基斯坦兄弟,他引用巴基斯坦谚语说,“宁舍金子,不舍中巴友谊”。李克强在巴参议院24分钟的演讲,赢得了14次掌声。

李克强总理和习主席一样也是一个“足球迷”。5月25日来到世界足球强国德国的当晚,正好赶上拜仁慕尼黑队与多特蒙德队在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争夺欧洲冠军杯,李总理当然不想放过这个看球的好机会。于是,中国总理在抵达德国之后,先看球,再开始国事访问。第二天他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面肯定“聊球”,因为默克尔总理亲临伦敦看球。这一场足球大战,肯定让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

大国间的领袖外交勇于展示个性,是领导人相互之间放下矜持、跨越文化和民族的差异、传递开放思维和性格特征的重要标志。领袖外交如果能够打破那种领导人之间不苟言笑、满脸严肃的拘谨,才能在活跃的思维和彼此宽松的心灵间真正缩短距离,树立认同,国家间的对话也才能说得坦诚、谈得投机。中国总理在出访中爱说、爱笑、爱开玩笑,不但展示了大国领袖的自信,最重要的是,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已经不再陌生。

“攻坚外交”

李克强总理的这一路访问,并非只是简单的看球和爱开玩笑,同时也坚定地面对双边关系中的挑战,直率地表达中方的关切,并全力争取中国利益。在中国总理放松、自如的表情背后是一颗坚定、而又强大的“中国心”。

中国和印度同为主要新兴经济体和全世界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印关系的疙疙瘩瘩却已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李克强总理在和辛格总理会面时,强调中印间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放在桌面谈,强调两国关系应该面向未来、务实合作,直言“天空中的几朵云彩难以掩盖中印友好的灿烂阳光”。这一姿态展示了中国领导人对发展和处理两国关系的乐观与豁达。面对中国和印度从历史到现实依然存在着诸多难题,这种乐观和豁达恰恰是双方能够创造良好的对话与合作基础的必要条件。

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双方总理达成共识,将积极建立“中印孟缅经济走廊”。这一中国和东盟“互联互通”合作的“西进”举措,将为进一步密切中印之间的经贸和社会联系带来活力。

5月24日,在李克强总理与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的见证下,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施耐德·阿曼在瑞士伯尔尼签署《关于结束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确认了两国历时3年、先后进行了9轮的中国-瑞士自贸区谈判获得成功。这将是中国和第一个欧洲国家签署自贸区协定,也将给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开个好头。

李克强总理对德国的访问虽然只有两天多的时间,却有硬骨头要啃。德国尽管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德国最大的全球出口市场,但欧盟对中国产品、特别是欧盟近期对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进行特别调查和关税惩罚,不仅破坏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公平性,更是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的重要标志。李克强总理在和德国默克尔总理的会晤中,义正词严地指出了欧洲对动不动以“倾销”为理由,对包括光伏产品在内的中国商品进口举行特别调查是一种“歧视”,将会触发中欧之间的贸易战。

中欧经贸关系对中德关系和中欧关系都有巨大的利益。2012年,中国对欧盟27国的出口额高达2900亿欧元(约合3750亿美元)。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2012年对非欧盟的欧洲国家的出口总额只有1440亿欧元。中国和欧洲日益深入和活跃的经贸联系,需要双方显示政治决心,避免只是为了一己之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伤害中欧经济合作的大局。在李克强总理的推动下,默克尔总理在两国政府首脑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特别调查。5月30日,在针对欧盟委员会对华太阳能产品反倾销初裁建议案的投票中,18个欧盟国家反对,4国主持,5国弃权。虽然欧盟的终裁将到2013年12月份做出,但至少中国总理出访德国和默克尔总理有关反对中欧“贸易战”的立场得到了欧盟国家的积极回应。未来6个月,中欧将继续就避免贸易争端升级取得成果和进展。

德国勃兰登堡的波茨坦是1945年7月反法西斯同盟国举行波茨坦首脑会议的旧址。该首脑会议于1945年7月30日发表的《波茨坦公报》明令军国主义的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剥夺日本帝国时代所窃取的邻国领土。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后对记者发表谈话,呼吁和中国有钓鱼岛主权争议的日本能够“尊重历史”,不允许破坏、否认战后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李总理特别强调,“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知己外交”

李克强总理选择首次出访的这四个国家,都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伙伴,但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却截然不同。中德经贸关系和工业合作,正在成为拉近中欧关系的重要纽带。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德国BMW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德国车的“销量”正在决定两国关系的“雅量”。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经贸关系却很有限,但与巴基斯坦的感情,在中国对外关系中认同感最强、情感因素最浓烈。

尽管如此,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完全不成比例的中巴关系值得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2012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双边贸易额只有120亿美元,远远低于和印度的610亿美元。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巴基斯坦,就是要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为中巴的战略合作提出更高要求。在访问期间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联合声明,声明强调中国向西开放是重大战略选择,巴基斯坦对伊斯兰世界有较大影响力,以及在中国发展同南亚、中亚和西亚国家的关系中也有独特作用。中巴关系不仅要在战略合作继续巩固和深化,经贸关系更需要得到更快的发展,才能使得中巴关系在战略和经济这两个领域协调发展。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承担有不可推脱的道义责任。李克强总理在巴基斯坦承诺,中国将会利用好两国第二轮自贸谈判的降税谈判,来实现贸易的动态平衡,以及通过大项目来进行金融和基础设施、能源、防务等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如果说中巴关系是从战略合作走向经济整合,那么中德关系则是因为经济合作而在不断呼唤更高水平的政治和战略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7年前刚担任德国总理时,曾会见达赖、多次批评中国的国内政策,导致了中德两国一度相互指责和关系的动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两国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深入,德国领导人意识到只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能真正带来两国利益的共同发展。

在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过欢迎仪式、大小范围会谈、签署协议、共见记者、启动“中德语言年”,以及出席晚宴、早餐等一系列活动,与李克强相处长达七八个小时,这在外交领域是非常特殊的安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尔还特意邀请李克强到位于勃兰登堡州的梅泽贝格宫,出席专门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两位领导人在梅泽贝格宫单独散步,晚宴也从原先预定的1小时延长到3小时。中德两国领导人业已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是两国关系能够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重要保障。

中德关系能够从“争吵”、变成“知己”,中国总理的外交有声有色有欢笑。

 

朱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中华青年联合会委员

中国留学归国人员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