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40年前尼克松访华的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那么刚刚过去的一周就有可能是决定世界未来的一周。在这一周中,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分别迎来了历史性的换届选举,冥冥之中的默契安排似乎昭示了两国共同迎来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机遇。40余年前,“乒乓外交”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隔网而立的乒乓球选手激烈而友好的竞赛,成为冷战历史的转折点。40余年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乒乓外交”友谊比赛上,当年同台竞技的中美球员交叉组合为双打,从面对面走向肩并肩,用默契的合作诠释了两国迈向更高水平伙伴关系的不懈追求。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David M. Lampton)曾经用“同床异梦”来形容20世纪90年代的那段风雨起伏而沟通艰难的中美关系。彼时的美国享受着世界霸主地位的光环,而中国则为经济崛起蓄势待发。如果时钟倒拨回新世纪开始的一刻,任何富有远见的政治学者都很难相信在短短的十年间,国际格局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崛起更是成为21世纪最为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走过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在世界经济仍然处于低迷期,“欧债危机”持续拖累欧元区复苏并冲击全球贸易,西亚北非的冲突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安全热点问题令国际稳定的神经时刻紧绷,难享片刻安宁。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两国选举出的新领导人所引领的中美新兴大国关系走向不仅对彼此而言具有战略意义,更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局势的演变意味深远。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成功连任的奥巴马总统将有机会继续巩固持续稳定的中美关系,而中国新的领导机构的平稳换届将使得“积极、全面、合作”的中美关系定位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