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人与自然
旅游风情
地区平台
天下事
 
2002年9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聚焦中国 >

聚焦中国
今日视点
争渡,争渡,向何处?
---台湾人创业大上海

台资房地产抢占先机

台湾休闲风,轻拂浦江岸

婚纱摄影:来自台湾的时尚

住在上海

在多元文化的沐浴下成长

社会万象


住在上海

乔天碧 杨雨文 陈冬


上海黄浦区的一处楼盘。

移居上海

“去上海投资,到上海发展,在上海安家”,成了风靡台湾的一种时尚。台湾人喜欢上海,是一种浸染在回忆,以及张爱玲和白先勇小说中的喜爱。台湾人对上海有着天然的亲近,一见如故,于是,索性就住了下来。

从前,来上海常住的台湾人,大多是先住宾馆,然后租房,最后买房。但现在许多台湾人是先买房,然后人再过来。台湾《商业周刊》进行的一次“移居上海大调查”显示:在已移居上海的受访者中,近三成在上海购置了房产,另有四成表示准备在一年内买房。半数以上的移居者对上海的生活表示满意和相当满意,其中1/3的人认为,上海生活与台湾差不多。

掀起台湾人在上海购房热除上海的生活日益方便外,还在于上海诱人的房价。据说,上海的房价和台湾高雄不相上下,是台北房价的1/3。黄浦江畔的某楼盘,每平方米2000美元,而台北市中心与此相近的楼盘,每平方米要12000美元。

上海的房价虽然便宜,但房租却比台湾高许多,在上海两年的房租完全够付买房款的首付。据说,上海楼盘的投资回报率将近20%,而台湾却只有4%-5%。许多具备投资不动产能力的台湾人,看重上海房产的优势,先买房后出租。早先在古北新区置业的台湾人,靠出租房屋,在三四年里就赚回了当初的投资。目前,浦东的楼盘备受台湾人青睐,据说浦东世纪公园周边的住宅20%以上都被台湾人买下了,他们喜欢那里合理的布局和便利的交通。现在经常有台湾人组团到上海看房或买房。

如同早年华人移民到国外总是先聚居在一起一样,台湾移民也保持了这一传统,在某些城市中造就了“台湾城”。在上海定居的台湾人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某些社区,古北新区和万科城市花园是台湾人比较集中的两个社区。

上海的“小台北”


上海不断涌现的房地产新项目

古北新区是台湾人在上海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聚居地。据说,有两个台湾商界骄子在台湾时,互相只闻名,却从未谋面。没想到两人却在古北新区见了面,原来两人都已移居上海。

古北新区坐落于上海西区黄金地段,位于西部虹桥沿线,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交通十分便利。古北新区占地136.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00多万平方米,以涉外的高标准住宅为主,兼具商业和外贸功能。新区的许多公寓、大厦都出自欧洲著名设计师之手,1995年5月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古北新区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台湾人居住,有赖于它的天时、地利与人和。20世纪90年代,上海房地产仍然分为内销房、外销房及侨汇房,销售对象有着严格的划分,在上海的台湾人只能租赁或购买外销房或侨汇房。这使许多台湾人选择了以外销房和侨汇房为主的古北新区。古北新区竣工后,正是上海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古北新区的房价也跌至每平方米1200美元,甚至1000美元,比1994年每平方米跌了五六百美元。优惠的价格也使众多台湾人到古北小区置业。

另外,古北新区距离虹桥机场只有15分钟的车程,这对那些经常往返于大陆台湾或其他国家,做生意的台湾人十分具有诱惑力。这里毗邻浦东,它是浦东未开发前上海设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台湾风味餐饮业的聚集地仙霞路离古北新区也很近,仙霞路是台湾人最喜爱的休闲场所,仙霞路餐饮娱乐一条街有100多家餐饮娱乐店,大多由台湾人经营,也以台湾人光顾得最多。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住在古北新区的台湾人慢慢多了起来,进而有人把这里称为“小台北”。

这里的住户多来自香港、台湾,还有韩国、日本,本地住户也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可以说多元的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占据整个古北购物中心三楼的“家乐福”大卖场,经营高档粤港料理的“海逸海鲜酒家”和经营意大利菜的“季诺休闲餐厅”,“燕京面馆”中随时可以翻阅的当日《中国时报》……

古北新区住着许多来自台湾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大多是弹性工作制,过着率性而为的生活。在古北新区的核心部位有一条几百米长的黄金城道,小吃店鳞次栉比,各种风味,随时开放,随时可以享受周到的服务。

经营着“紫薰阁”的黄建林夫妇,原本在法国巴黎经营当地最大的中餐馆,后来在古北新区的洛城广场二楼开这家越南风味的餐厅。餐厅的生意非常好,不少上海人和外国人慕名而来,夫妻二人也忙得不可开交。黄太太说,“台湾是爸爸妈妈家,上海才是自己的家。”

万科城市花园

万科城市花园是1993年开发的,由新加坡著名的设计师孟大强先生设计的具有东南亚风格的社区。万科城市花园中有居住着来自韩国、马来西亚和阿拉伯等地区共7个国家的住户,可以称得上是小小的“联合国”,他们大多是高级管理人员。万科城市花园内共居住着495位台湾同胞,其中买房的有71户,还有200多户是租房居住。


台北市有不少促销上海房地产的广告。

台湾人喜欢万科城市花园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管理水平很高。一位已经离开万科城市花园的台湾人至今仍怀念它的种种好处:医务室、餐饮、发廊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小区内台湾人开的小吃店,打个电话立即送饭菜上门,巴士免费送住户到市区,便利性不比台湾差。万科城市花园正是靠着这样的良好口碑,引来了众多的台湾住户。

万科的老总王石认为,万科要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就必须为业主提供一流物业、一流的管理服务。万科城市花园是按照深圳万科统一的服务模式为业主提供服务的。万科人的目标是,让我们做得更好,让大家住得更好。万科的服务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和上海的服务标准。按照上海的惯例,机修的时间是在24小时之内,而万科城市花园的维修人员半小时之内就能赶到现场服务。

万科给业主最深的印象是优美的环境及良好的物业管理服务,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如整洁、方便、舒适、成熟和自然的感觉。万科城市花园的物业每个季度都要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对保安、绿化等情况进行调查。在万科城市花园的一位住户是台湾同胞业主管理委员会委员,他认为万科的物业管理非常好,达到和超过了台湾水平。一位台湾人卖了自己在台湾的房子,在万科买了两套房子。

由上海著名的调查公司中则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三种(保安、环境、绿化)物业指标上,万科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小区治安方面,万科的表现得到了几乎所有住户的一致认同。万科城市花园的120多名保安,都经过严格的培训,许多原来还是武警战士。这些年来,社区内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件,在上海的口碑非常之好,有些不良分子甚至说,到万科就等于自投罗网。 台湾人的法律意识较强,对物业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位大陆业主把家中的一些杂物堆放在公共部分一个多月,一位台湾住户看不惯了,向物业提出要求把这些物品清理掉。开始大陆的住户很不理解,邻里间还产生了一些隔膜,后来那位大陆的住户也理解了,主动把东西清理了。台湾的住户还曾向物业管理人员提出,业主们不应把垃圾放在家门口,让物业管理人员清理,应该自己拿走,这是举手之劳吗。

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尽量尊重台湾人的风俗习惯。2001年中秋节特地搞了一台晚会,并让台湾同胞免费用ISDN与自己在台湾的家人通话。

万科城市花园每年都要在社区内组织四五次活动,以改变业主们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万科物业管理还出版了社区的刊物《家住万科》,介绍社区内邻里之间的故事。一位住在社区内的70多岁的台湾老人,很擅长打门球,主动倡议在社区内成立门球队。于是,物业管理公司发出通知,成立门球队,后来还获得了闵行区的第一名。社区还组建了时装表演队、书法班、京剧班,物业管理公司尽量为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

台湾人的社区构成了上海的一道新的风景,它在慢慢地融入美丽上海,为上海平添许多色彩和故事。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