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漫画
人与自然
地区平台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地区平台 >

地区平台

北回归线上的绿色之城——玉林

走进玉林

聆听生命的足迹

生态经济富安吉

向城市化迈进的江宁开发区



生态经济富安吉

武心怡 高 妍


笋制品车间

美国好莱坞影业公司出品的影片《卧虎藏龙》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男女主人公身着中国古典服装在青翠欲滴的浩瀚竹海中飞来飞去,竹尖之上刀光剑影,演绎了典型的中国式的浪漫、飘逸和潇洒,令亿万观众为之向往。而那片令人难忘的翠竹海,就在中国著名的竹乡——浙江西北部的山区安吉县。

真山真水真空气

中国山区的发展之路就像山道,远远望去依稀可辨,真正走起来却充满曲折。在山区,“靠山吃山”曾经是人们的选择。说的是,守着大山只能受穷,因为山区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限,只能以农林为主,清贫度日。为了摆脱贫困,为了不再只靠山吃山,许多山区选择了“工业富民”,但代价巨大:山区天空的湛蓝消失了,溪流的清澈不见了,仅有的耕地因土壤污染而被迫放弃……这样的情景让人心惊:经济的增长一定要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吗?

走进安吉,我们却看到了现代版的“靠山吃山”——以生态经济为主,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型城镇,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面积1886平方公里的安吉,仅竹林面积就有百万亩,是一个物产丰富、资源独特的国家级生态县,境内群山环绕,川涧纵横,云雾茫茫。75%的植被覆盖率和70%的森林覆盖率使这里空气纯净、河水清净、土地洁净。所以当地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这里是真山真水真空气。”

环境宜人的安吉,距离中国的大城市上海和旅游名城杭州分别只有223公里和65公里。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从安吉乘汽车到杭州,还要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蹦蹦跳跳”两个多小时。不畅的交通就像一堵墙,割断了安吉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物资不通,信息不灵,安吉的经济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要想富先修路”。从1997年起,安吉人用3年时间先后修通了到杭州和湖州的两条公路,又用两年时间打开了通往318国道的通道,并在县内拓宽了省级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目前贯穿全境的高等级公路已经建成,从安吉到上海、南京、苏州的车程都在3个小时,到杭州和湖州用不了一个小时。

打开山门只是安吉现代版“靠山吃山”的前奏曲。

生态旅游在安吉


竹乡人家

山清水秀的安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天荒坪风景名胜区、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和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区占全县总面积的1/10。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筑宏伟,与周围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是中国工业旅游的示范点;龙王山景区内国家保护动植物繁多,被称为天然的“绿色基因库”。占地25万亩的中国大竹海,翠竹万顷、鸟鸣山幽;安吉竹博园浓缩了中国6000多年竹文化史的发展轨迹。还有野趣十足的九龙峡、石龙和臧龙百瀑……

185年建县的安吉,境内有诸多古迹: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384座的战国古墓群、秦汉时期的古城,与杭州灵隐寺并称“姐妹寺”的千年古刹灵峰寺、晋代的灵芝塔、南宋抗金的古战场独松关、明代的安城古城墙......;

安吉人相信只要精心设计、广为宣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观光旅游。他们举办各种活动,扩大安吉的知名度;他们建星级饭店、修生态广场,改善旅游设施。一条条新的旅游线路、一个个新的旅游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光客。

2001年,这个人口不过45万、三面环山的竹乡,共接待中外游客140万人次,旅游收入3.1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1%。用县长钱坤方的话说:“别看我们这里是山区县,每天都有大批的外地人到这里来,要么看项目投资,要么观光旅游。如今安吉的山水和空气都值钱了!”

绿色家园里的生态产业


精致的竹制工艺品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安吉人更注重将生态观念引入工农业。在生态农业方面,他们利用环境、气候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竹笋、茶叶、高山蔬菜、花卉等无公害绿色产品,开辟绿色产品的生产基地,培育绿色产业、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还建起了集观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观光园。

目前,安吉绿色无公害产品的市场供应率达到了全部产品的40%,农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从1998年的3708元上升到去年的4556元。全国独有的茶中极品安吉白茶,因为是绿色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其售价已经高过中国著名的龙井茶。

链条式的生态特色是安吉工业的一大特点。作为全县经济支柱的竹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生产产业链。一根毛竹,除制成生活用品、工艺品外,剩下的废料也能完全利用起来。目前安吉竹产业的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1/4。竹制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吉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仅2001年一年,安吉到位的外资就有5000多万美元。但安吉人始终坚持生态标准,对引进的项目实行严格的“环保一票否决制”,只有无污染项目或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才能进入安吉。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发展生态经济,使安吉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双赢”。创建最佳的人居环境,把安吉建成大都市的后花园,“让城里人来创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是他们新的追求目标。

安吉,这颗华东地区生态旅游圈中的绿色明珠,正带着竹叶淡淡的馨香,等待着八方来客。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