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漫画
人与自然
地区平台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聚焦中国 >

聚焦中国
今日视点
不平凡的五年
阳光下,那盛开的紫荆花
回放伟大的时刻

1600项重大工程:
打造香港明天的辉煌

快乐,就这样简单
“我是北京佬”
社会万象


“我是北京佬”

本刊记者 乔天碧

陈敬贤先生是香港在内地的著名房地产业咨询服务企业戴德梁行集团的成员——泛城(中国)综合住宅服务北京公司的负责人。陈先生的朋友称他为“老北京”,陈先生总是幽默地说:“我不是老北京,我是北京佬!”

陈先生说,北京给予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陈先生一看到宋庆龄女士创办的《今日中国》杂志就露出很亲切的神情,因为他去过宋庆龄女士的故居。休息时坐着三轮车逛北京的胡同,参观古迹和名人故居,是陈先生的一个嗜好。 陈先生还有一个喜好就是看话剧。看话剧是他到北京后才喜欢上的。他认为话剧演员的功底与技艺高于影视演员,真正的好演员是话剧演员。陈先生喜欢历史题材的话剧,现代题材的话剧也看过一些,但大多记不得情节了。他尤其喜欢濮存昕演的《天之骄子》和《蝴蝶梦》。当濮存昕演的《洗澡》在国际著名的电影节上获得多个奖项之后,许多不熟悉内地演艺界的香港朋友都以为他是一位新人,陈先生很内行地说,“他呀,不是新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演员了!” 陈先生说,海外华人通常对北京怀有一种向往的心情,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天安门、故宫、长城在课本里都看得到,所以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总想到北京看看。当初,他就是带着这种向往之情,以及禁不住到北京工作福利好、薪水高的“物质诱惑”到北京工作的,没想到这一干就是9年,9年间他目睹了北京房地产业的发展。

1995年,由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董建华竞选办公室主席梁振英先生创办的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之一——梁振英测量师行进入内地。因为是首家进入内地的独资房地产顾问公司,当时主要是为跨国公司、外企和香港的公司提供全面的物业咨询服务。2000年初,为实施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梁振英测量师行与两间享有盛名的物业顾问公司——英国DTZ及新加坡戴玉祥物业咨询公司共同成立了戴德梁行。

陈先生进一步解释说,1998年以来,政府把房地产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内销商品住宅在不断出台的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的策动下迅猛发展,北京平均每两天就推出一个新楼盘。消费者可以通过按揭购房,原来上百万元的房子,只需要先付几十万元就可以买到了。顺应内地房地产业的良好态势,戴德梁行于1998年开始开展内销商品住宅服务。2001年成立了子公司——泛城(中国)综合住宅服务,对北京房地产业已颇为熟悉的陈先生迅速加盟。泛城主要是为内地客户提供投资决策、市场分析、营销企划、销售代理、二手房中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陈先生说,现在泛城在业内声誉很高,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泛城的作风是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泛城在选择合作伙伴上非常谨慎,对合作伙伴的市场观念及项目合法性的要求尤为严格。

陈先生所在的部门,除了他之外都是内地的员工。陈先生并不认为与员工之间有什么隔阂,因为内地发展得很快,内地与香港乃至世界的差距正逐渐缩小,而且公司的内地员工大都是教育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大家沟通起来并不存在什么障碍。诚然,在工作思路或方法方面难免存在一些差异,但往往不是由于地域的原因造成,即使出现分歧,大家也会秉承“公司利益第一”的理念进行沟通,积极寻求妥善的解决。陈先生很喜欢历史,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他每年都要看上几遍。平时与同事讨论问题时,他经常引用三国中的故事以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北京的房地产业发展非常之快,但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业主与物业管理的纠纷,这对于成熟的市场简直就是“笑话”,因为服务是经营行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的房地产商在纠纷过后才想起来为业主“服务”,完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陈先生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政府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使房地产商有所遵循,否则,就要被越来越成熟的消费者所淘汰。对于北京房地产市场陈先生还是很乐观的,他说,香港成为一个现代商业社会用了150年时间,而北京改革开放至今不过20余年嘛!

陈先生说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工作十分繁忙,周六的上午,通常还要和员工研究下周的工作计划,下午通常独自去现场看地盘。周日的时候,才有时间和朋友打高尔夫球娱乐一下。他还经常参加北京香港商会的活动,商会除了定期联络在京工作的香港人,组织娱乐活动外,还邀请相关官员讲解有关方面的政策。陈先生在北京有许多朋友,有在北京工作的香港人,更多的还是北京人,他说他很多时间是和北京的朋友度过的。 陈先生常用“享受”一词来形容他在北京的生活。刚到北京时,他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问题,满耳都是听不懂的翘舌音,自己说什么别人也听不懂,现在陈先生的普通话已经相当标准了。每天都要有汤喝的他,随着北京餐饮业的发展,饮食也早已不成问题。他甚至还喜欢上了北京的气候,夏天30多摄氏度,在街上走也不会流汗,对香港夏季的潮湿天气反倒不习惯了。陈先生说,他想念自己在香港的亲人,但不怀念在香港的生活。陈先生刚来北京时,许多香港公司把每月一张北京—香港的往返机票作为奖励员工到内地工作的一种手段。随着到北京工作的香港人不断增多,北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便利,就逐渐变成每两个月一张机票,再后来就是每三个月一张了。现在,除到香港出差,陈先生每年只回香港两次。 除了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最让陈先生感觉是“享受”的还有北京不断完善和越来越有保障的市场。他说,北京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北京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成功地申办了2008年的奥运会,对北京越来越看好的发展前景,也使陈先生对北京更加恋恋不舍。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