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
──肝脏移植术 两岸共主刀
张明新 曾 嘉
不久前,北京协和医院出现了动人一幕:一、二号手术室里,由来自海峡两岸的五十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从早到晚历时12多小时,共同为山东淄博的一对母女成功实施了肝移植手术。
协和医院的医师,这是在祖国大陆进行的首例成人间的亲体肝脏移植手术。由四位专家主刀,他们是台湾著名肝移植专家、高雄长庚医院副院长陈肇隆教授,大陆著名肝移植专家、原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校长、现任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高雄长庚医院陈耀森教授,协和医院基础外科钟守先教授。
这天下午,记者在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看到,受植了母亲部分肝脏的20岁山东姑娘董国女已经神志清醒,面对隔着双层玻璃的镜头举起了“V”字形手势。而在一间普通病房里,捐献了近半肝脏给女儿的母亲张芬情况也平稳,生命体症正常。参与手术并是主刀医师之一的协和基础外科钟守先教授说,这是母爱的力量。张芬听后露出了微笑。
钟教授介绍,整个手术过程中,张芬的失血量只有140毫升,无需输血,确保了安全。预计她的肝脏将在三到六周内明显长大,半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作为受体者的女儿,由于接受的是自己亲人的部分肝脏,术后发生排异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而在张芬身旁的丈夫董秀江此时也是松了一口气。为了挽救罹患“肝豆状核变性”病而肝硬化病危、惟有换肝方能挽回女儿的生命,去年底,他通过互联网向活体肝移植成功率居全球前茅的高雄长庚医院发出了求救信号。这引起了陈肇隆教授的关注。这位曾进行过94例活体肝移植的专家立即与黄洁夫教授取得联系,希望跨越海峡,与大陆医生一起挽救董国女的生命。透过黄教授的安排,董国女和父母很快入住协和医院,接受这次手术。
1月23日,长庚医院首批先遣人员抵京,1月28日,长庚医院包括几乎全套手术室班底的14位医护人员全部抵京。长庚、协和两院人员不断开会并经实际沙盘推演后决定,董秀江因有轻度脂肪肝且血型与女儿不相吻合,由张芬为女儿捐肝。由于董国女已成年,身高达1.68米,体重63公斤,张芬的左肝较小不敷女儿之需,只能选择手术难度复杂且出现异常三叉门静脉的右肝。繁复紧张的诊断过程中,两院的医护人员都是以协和食堂的盒饭果腹。
1月31日上午9时30分,供体手术首先开始,协和一号手术室空气仿佛凝固,钟守先大夫为张芬划下第一刀,陈肇隆教授随后接棒并肩作战,克服技术上的困难,切除了626克肝脏,置于冰水之中待受体使用。供体手术持续了9个小时。受体手术由黄洁夫教授亲自上阵,长庚基础外科主任陈耀森等协助。因董国女曾接受脾脏切除,腹腔器官严重粘连,进行切除手术难度远比预想高,直至傍晚才切除了坏死的598克肝脏。这时完成了供体手术的陈肇隆教授也加盟进来,为董国女植入了母亲捐献的右肝。五根血管吻合后,胆管随即流出黄褐色胆汁,显示新肝立刻发挥功能。受体手术深夜11时方结束,持续了12小时。
钟守先教授对记者说,从医学上说,这次手术的难度在于是成人亲体之间的活体移植。去年底两岸曾合作在北京进行过一例亲体肝脏移植手术,但那次是在大人与小孩间进行的。他说,协和、长庚两院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合作。
钟教授还表示,两岸相继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陆医疗服务行业也会面临来自各方面包括台湾医学界的竞争,但这次交流再次表明,在两岸医学界之间,合作肯定会大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