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水乡——潜江
刘还枝
在中国,许多人都知道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1910-1996年),但知道曹禺的故乡在潜江的人则不多见;同样,提到江汉油田,人们都知道它是中国的十大油田之一,但却不清楚这油田也在潜江。潜江,这座人口不足百万、面积不过2000平方公里的小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直静静地“潜伏”在中国中部江汉平原的腹地。
今年4月,带着几分惊奇和向往,笔者第一次来到了有“水乡园林”之称的潜江。
鲜为人知的名人故乡
走在潜江街头,随便问问行人都知道曹禺的名字,其引以自豪的程度不亚于英国人提到莎士比亚。潜江不仅有中国唯一的一座"曹禺著作陈列馆",馆内收藏有他的全部作品,还新建了小巧别致的“曹禺戏楼”,只要是上演曹禺的剧作,这里总是人满为患。而曹禺墓就坐落在市郊森林公园,在距墓碑不远处、一片冷杉林的深处,汉白玉的曹禺塑像在静静地守望着脚下的故土。
1933年,23岁的曹禺因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雷雨》而一举成名。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曹禺写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戏剧作品,成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对中国的戏剧创作和话剧运动贡献巨大。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几代人的喜爱和赞赏,部分作品还被译成英、日、俄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和上演。他除了创作外,还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潜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公元965年建县迄今,已历经10个世纪。除曹禺之外,这片沃土还孕育了辛亥革命先驱李书城、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世界举重冠军关虹、亚运会赛艇金牌得主王芳也都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
富庶的 “水乡泽国”
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潜江市是典型的平原湖区,境内无山,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所以历史上有“水乡泽国”之称。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了肥沃的土地,潜江林业尤其发达,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城乡绿化覆盖率为35%,是联合国在中国的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之一。4000多万株林木遍布村镇、道路、河渠,
处处绿荫成片,一派水乡园林景象。
潜江交通十分便利,沿穿境而过的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就可抵达省城武汉。市内更是公路密布,通车里程超过1500公里。乡乡村村都通汽车,从市内驱车上过境的高速公路,费时都不超过1小时。流经城区北面的汉江常年通航,建有两个百万吨级的港口,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境内河渠湖泊相通,内河航运方便快捷。或许是水路与公路太方便了,人们竟感觉不到没有火车的不便。
潜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卤水和岩盐。卤水中含有的18种稀有微量元素,可广泛运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其矿化度均超过国家开采标准。江汉油田不仅连续10多年每年稳产100万吨原油,而且是全国重要的石油机械制造基地和石油科研基地。沿汉江展开的以石油、盐磷、医药化工为主的15里化工长廊也已初具规模。潜江正在成为湖北省新兴的化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