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漫画
人与自然
地区平台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
大同宗师 中华人瑞
——我所了解的顾毓琇先生


大同宗师 中华人瑞

——我所了解的顾毓琇先生

张昌华

纵观古今,横视中外,人杰中术有专攻者不乏其人,坐拥二三者就屈指可数了。就当代而论,文理双秀兼揽文学、音乐、教育乃至佛学诸多领域卓然有成者惟顾毓琇先生也。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巨匠”、“文理大师”。这位德高、智高、寿也高的老寿星,在新千年的第三个春天迎来了他的百岁华诞。

因为顾老编辑《百龄自述》一书,我与他结下了忘年交,也使我得以真切地感受顾老的学识、为人和风骨。

百岁人杰 传奇人生

百年沧桑,传奇人生。近年来海内外各方面造访顾老的人士太多,他的费城寓所甚是热闹。实因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他不得不另寻一清静居所颐养天年。顾老现在的健康良好,大脑思维尤其清楚,每天看书、看报、写信,还进行诗词创作。

顾老很古典,写信竖写,常用繁体字。有些字笔划太多,如他的名字“毓琇”写起来不便,在行文中干脆画个圆圈代替。今年4月,我们出版社拟重新装帧他的《百龄自述》,他竟亲自设计版式,寄我“参考”。每年春节前,他都寄来自制的贺卡,一派中国传统,大红面子烫金字,正面是龙凤图案,反面是一百零一岁的夫人王婉靖女士国画《夕阳秋色》十分典雅精致。

顾毓琇,字一樵 。江苏无锡人,1902年12月24日生。世代书香。他13岁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仅用四年半的时间就获得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是该学院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在理科方面,23岁时发明“四次方程通解法”,26岁应用运算微积分以分析电机瞬变的变数, 世称“顾氏变数”。50岁时与美国科学家共同开创现代自动控制理论体系,奠定了他在国际电机领域及自动控制领域的权威地位。1972年获“兰姆”金奖,此奖被誉为国际电子与电工领域内的“诺贝尔奖”。20世纪50年代始,他与美国科学家维纳等人,开创了现代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被公认为该领域的国际先驱。2000年,98岁高龄的顾毓琇又获国际“电路及系统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千禧奖。扬振宁、李远哲、朱棣文和路甬祥等国际知名学者都致电致函祝贺。

他“业精于理,学博于文”。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一批会员,当时顾毓琇为清华文学社戏剧组主席。大学一年级便出版小说《芝兰与茉莉》。他还是中国现代话剧发轫者之一。由他编导的《琵琶记》,在美国舞台上亮相,大显中国话剧的风采,使美国观众大开眼界。抗战剧《古城烽火》1938年在重庆公演,引起轰动。 他毕生喜欢诗词创作,有6000首诗作,1976年荣获“国际桂冠诗人”称号。在音乐领域,他破解中国古代乐谱中许多疑难,完成明代刻印古诗词乐谱的整理。1940年,音乐界以他的“三四八”频率为中国的黄钟标准音。他还是国立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2001年12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顾毓琇作品音乐会”,盛况空前,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出席观看。

顾老还笃好禅学,研究颇深,遍访中、日、美等世界名山寺院叩访名僧,出版《禅宗师承记》《日本禅宗师承记》等专著,他的英文专著《禅史》受到国际佛学界的好评。

顾毓琇先生,把他的各种天赋发挥到了极致。海内外媒体称他为: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耋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锋、古文泰斗、爱国老翁。 功至名归,2000年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特地颁给顾老一只银屏,上书:“大同宗师,泽被环宇,中华人瑞,寿登期颐。”精当又完整地概括了顾毓琇先生丰富多彩的人生。

寿登百龄,爱国之心仍烈


2000年9月9日,江泽民主席在纽约会见恩师顾毓教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顾毓琇先生不仅是精于文理多门学科的硕学通儒,更是一位爱国者。1919年,当时为清华学校学生的顾毓琇就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五四爱国运动,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以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的身份,参加了接受日本投降典礼。

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他数次返回祖国大陆讲学、访友、参加学术会议,曾先后受到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顾老以其远见卓识,在20世纪80年代便建议中国应实行“三开”政策,即文化开发、经济开放和政治开明。

他在《百龄自述》“自序”中深情地写道:“今逢2000年开始,上一世纪的成就,即为21世纪的基础,吾人应加以重视,现在中年、青年乃至少年诸多人才,各自努力,无论在学术上及事业上必定大有成就,则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文化复兴,可以保证成功。” 顾老虽寿登百龄 ,但爱国之心仍烈。他给我写信,每每谈完书稿后,总要论一番国际大事。中国进入 WTO 谈判、两岸关系、美国总统选举、诺贝尔奖评选等等都是他的话题。他总爱说:对中国的未来“本人充满信心”。很有趣的是,他给我的那么多封信,信纸都是清一色的 A 4 大白纸,繁体竖写,中国风格。他给我来信,也不全是谈书稿,有时当他生活中遇到一件高兴的事,诸如新书出版啦,获奖啦,××大学赠他教授衔啦,他总喜欢马上写信来,有时还把相关资料一并附上让我也分享他的快乐;有时兴之所至,录诗词旧作或写新诗寄来请我“指正”,或寄一些大小不一的书法作品,给我“把玩”。凡他认为重要的信函,署名处都要钤上印章。一个充满着童趣的百岁老人。

1992年,顾老已向世人宣布“封笔”。但1998年他禁不住沧桑往事的回忆,重新握管,专门追忆自蔡元培始,教育、影响过他,与他共同奋斗过的六十位师友。他对笔者说,“他们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值得后人敬仰”,“今逢两千年开始,上一世纪的成就,即为二十一世纪的基础,吾人应加以珍视。”他们是: 萨本栋 、任之恭、胡刚复、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茅以升,闻一多、朱自清、冰心,张大千、徐悲鸿,胡适、赵元任,顾维钧、叶公超,蔡元培、梅贻琦等,几近涵盖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精英人物。

百年中大,百岁校长


顾毓夫妇与孙子孙女们在一起。

顾毓琇是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他留美学成回国后,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与教育行政凡20余年,曾先后任过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乃至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江泽民主席曾是他的学生,朱鎔基总理是他的再传弟子。吴健雄一直尊称他为“毓琇大师”。

江泽民主席曾赋诗赠之,诗曰:“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顾老也和诗一首:“海外欣逢米寿年,兴邦建国仗群贤。遥闻亚运精神健,日月光辉耀碧天。”1997年10月江主席访美期间,还专程赴费城看望恩师。江泽民深情地说:“您是我的老师,我今天见到您,又想起了51年前您教我们运算微积分的情景,记忆最深的就是您上课讲课没带书,不用讲义,全部都记在您的脑海里。”江主席赠老师一只古瓷花瓶,顾老则亲笔写一条幅回赠:“和平统一兴中华,天下为公进大同。”他们师生的深厚情谊,被当作尊师佳话广为流传。

顾毓琇对教育情有独钟。他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学校设立奖学基金,鼓励青年学子勇攀科学高峰。

今年 5 月 20 日是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为首九所高校百年华诞 ,恰适逢顾毓琇百龄。他是惟一健在的老“中大”校长,人称“百年中大,百岁校长”。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前夕,顾老曾给笔者来信,还附寄来他的“祝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新作,诗曰:“开国多贤哲,南雍庆百龄。阅江楼上客,千载留芳名。”

百年薪火流传不断,百岁校长情系故里。 1992 年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九十校庆之际,顾老曾以九十高龄,欣然回国参加两校校庆活动,并作词祝贺。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前夕,蒋树声校长登门拜访,提出在校园内为顾老树像,为人一直低调的顾老推辞不过,只好允诺,但坚持树像的钱自己出。后来他亲笔签了支票,托儿子顾慰庆送往南大。

5 月 20 日,顾毓琇塑像在南大校园揭幕,同时为六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颁发了“顾毓琇奖学金”。江苏是顾老的故乡,今年三月间,江苏省有关方面决定要为顾毓琇先生拍摄一部生活纪录片,拟赴美拍摄有关场景。顾毓琇写信嘱 ,此事以后再说,要等南大百年校庆盛典之后再考虑。其子顾慰庆对我说,“老人对南大百年校庆看得很重。去年在为南大题词时,他的手已无力握管。他让家人把毛笔绑在一只圆形的小纸筒上,手握纸筒写的。”题词为:“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

张昌华:江苏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