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
——电视片《神奇富饶的黑龙江》拍摄散记
沙育超
《神奇富饶的黑龙江》电视片的摄制行程近万公里,期间,摄制组经过了火山口原始森林,翻越了大小兴安岭山脉,穿过了闻名中外的三江平原腹地,也通过了中国的北极——漠河,沿途拍摄了三江汇合口及两岸自然风光。一路上摄制组克服了无数无法预想的困难,沿途采访、拍摄、记录下近百个小时的资料片,完成了黑龙江宣传电视片拍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拍与地面拍摄相结合的采访行动。
黑龙江美,是黑龙江特殊的自然、人文因素造就的。黑龙江兼容并蓄了全国乃至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山脉、大草原、大森林、大水系、大黑土带……这里有长达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这里有金源文化、渤海文化……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波澜壮阔、气势豪放的诗篇。
七月的松嫩平原
大吉普一驶进松嫩平原的大草甸子,就好似掉进了郁郁葱葱的海洋,立刻被浩浩荡荡的绿淹没了。墨绿的草和鲜艳的野花,给辽阔的松嫩平原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在太阳下,远处一座小小村庄,也变成绿浪簇拥的小岛。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小土坡,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侧,到处是五彩缤纷的鲜花,绵延、绚烂。我们下了汽车,骑上马。领路的少女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溪水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
七月盛夏,是草甸子最富有的季节。黄花菜在绿色的草丝中眨着金色的眼睛,像天上星星那样多。山韭菜叶宽肉厚,那辣味比自己家种的还足呢。银白的蘑菇,大如碗口,小似孩拳,一片蘑菇准能拣上几大筐。累了,你可以躺在那绵绵的草地上,闷了,小鸟会飞来为你歌唱,热了,云飞影移,为你搭起高高的凉棚。清风袭来,似是天公送来阵阵暖风,熏人欲醉。
八月的黑龙江源头洛古河
黑龙江源头洛古河两岸碎石铺成的小路,夏意渐浓的傍晚,江水清澈异常,碧波荡漾,船浆搅动着粼粼烁烁的阳光,黑龙江的八月,是捕鱼的好季节、鳇鱼、鲶鱼、白鱼,各种各样的鱼,你追我赶,翻上翻下,繁忙而热烈。
黑龙江的源头最浅不足2米,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摄制组几位同志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把摄影机架在江边,拍日出,连续几天滚在江边,晒太阳、扎猛、打水泡。我放开胆子在江里游来游去,河里的鱼真多,挥手在水中老能碰上,心里直痒痒。多日来拍片的紧张、压力、劳累,都被江水冲得一干二净。
我们特意下了几张丝挂子,拍片累了,便从丝挂子上摘下几条鱼,用锅一炖,狼吞虎咽地吃个饱。然后座在岸边议论片中的镜头的修改,一时间多日的劳累、汗水和辛苦都忘在脑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九月的北京俄罗斯驻华使馆
采访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的任务,因为罗高寿大使在莫斯科有外事活动,采访的日程改了二次才最后定下来。
当我们到达大使馆时,罗高寿大使早已在大使馆宽敞华美的大厅里等候我们了,他主动热情、温文尔雅地伸出手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欢迎你们,来自黑龙江省的朋友”。罗高寿情真意切地说:“哈尔滨是我的第二故乡,1936—1939年,少年时代的我随着在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工作的父亲在哈尔滨生活了四年,孩提时代的记忆是清晰的。谈起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名街——中央大街,谈起一年一度的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谈到1993年2月9日在使馆为杜显忠、王耀臣授勋,大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可见他对这片黑土地的一往情深。
当我们请他为电视片《神奇富饶的黑龙江》的中外观众讲几句话时,他说,黑龙江在加强我们两国合作方面起到了先驱的作用,黑龙江省与我国特别是与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有经济优势,有地缘优势,我祝愿并相信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的合作前景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