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两会”,有关“一带一路”的提案占了很大比重。民革中央“两会”提案中,区域经济发展成为重点议题之一。
鉴于两岸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民革中央建议加速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带,为两岸同胞共谋福祉。闽南文化产业带的战略定位包括:文化创新带、交流先行带、经济增长带、区域稳定带和文化传播带。具体措施为:
一、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政策支持
建议文化部、财政部、国台办、国家海洋局、福建省等共同制订《闽南文化产业带战略规划》,统筹两岸闽南文化资源,促进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专项资金扶持,调动社会资源
设置专项基金,扶持闽南文化产业带的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认真落实国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等多渠道投入方式。
三、举办高峰论坛,设置协调机构
定期举办闽南文化产业带“高峰文化论坛”,并通过两岸高层官员或两会沟通机制,制定和通过纲领性文件、各种文化产业合作协议等。建立闽南文化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平台、闽南文化贸易展交中心,推动文化产业对台贸易发展。
四、整合两岸闽南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两岸联手申请闽南文化世界遗产,打造全新的文化生产力。同时推动两岸合作运用云端科技大量储存、运算及分享两岸闽南文化资源。
五、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文化传承
两岸探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共同培养机制,设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