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一年。放眼国际,全球经济复杂且脆弱;环顾国内,中国经济遭遇“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在重重压力下,2014年中国经济仍总体向好。与预期目标比,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至7.4%,但仍未滑出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同期,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远低于年初设定的3.5%的涨幅;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投资贡献率高7个百分点左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2%,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跑赢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14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7.8%,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也意味着中国正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重塑发展动力。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九大方面阐释“新常态”所呈现出的特征。
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从投资需求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中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这九方面趋势性变化说明,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新常态”对经济决策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放弃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新常态化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房地产的去泡沫化、影子银行与地方债务的去杠杆、产能过剩“挤水分”等等,这都是对早先累积的失衡因素和矛盾的调整和化解。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虽然会放缓,但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却在不断深化,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收入整体提升,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消费能力逐渐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简政放权稳增长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成为2014年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2014年,中国简政放权达到“空前”地步,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国务院已先后7次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简政放权作为改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有效释放了改革红利,促进中国经济升级。
2014年初,国务院批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稳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试点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等。
2014年以来,新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度增长,投资人通过投资创业经营实现了就业,同时扩大就业岗位,带动就业。
李克强总理已经兑现了“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通过简政放权,放开市场“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让“放”和“管”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手段。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的改革正在发挥稳增长的作用,而且兼顾长远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未来应通过“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