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中,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成为众人关注的重点话题。对此,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认为,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应该做理性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他认为,对现在的经济形势要讲两分法,既对当前经济下滑不能掉以轻心,防止经济失速,同时也不要过于悲观,要有信心。
杨凯生说,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是7.4%,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滑速度也较快;但同时也应看到,现在的基数大,2014年一年的增量相当于之前若干年的总和,可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也可以拉动既有人口生活质量提升的能力。去年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说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有了变化,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成果。另外,虽然产能过剩调整的难度还较大,但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任务尚未完成,社会整体的公共服务水准不高,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这里也蕴藏了新的投资机遇。而改革也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对调整结构,拉动经济的发展也有好处。
“从今年2月份来看,反映制造业整体经济水平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然还在荣枯线50%以下,只有49.9%,但环比上升了0.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四个月下滑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新订单的指数是上升的,并且已经超过了50%,达到50.4%。这也表明经济运行呈现向好迹象。”杨凯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