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美关系新契机


2014-11-04 16:04:50     作者: 朱锋    字号: T|T    来源:

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是一年一度亚太经合组织的盛事,也是亚太区域政治中最搏人眼球的热点。作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中规模最为庞大和出席规格最高的首脑会议,从1993年第一届APEC西雅图峰会举行以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直都是促进成员国政治沟通、推进区域合作进程深入的重要场合。2014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格外引人注目,原因之一就是此次会议能否为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带来积极影响,并对未来几年的亚太区域局势走向产生大的影响。

“习奥会”:

从桑尼蓝(Sunnyland)到北京

2013年6月7-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尼蓝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议。双方轻车简从,在两天的时间内花了8个小时对两国关系、区域和全球政治议题举行了深入、坦率地交流和对话,达成了增进合作、相互谅解和彼此密切政策沟通与协调的“桑尼蓝首脑共识”。习近平主席在对话中,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要求在两国关系中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总统呼应习主席的提议,强调美国愿意与中国一起建设两国间的“新型合作模式”。

加州会谈之后,中美关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例如,双方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合作确实在不断加强,但中美关系整体上却遇到了更大的挑战。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中国依据国际惯例加强国土防御和国家安全预警的重要举措。在东亚主要国家中,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时间最晚、有关防空识别区措施也比较稳健。然而,对美国来说,由于从二战以后一直都享有在西太平洋的空中和海上霸权,习惯于美国方式的“自由航行”,面对来自中国的防空识别区决定反应过激,认为这是中国有意在西太平洋挑战美国的空域主导地位。美国五角大楼甚至恫言,这是中国“旨在改变亚太安全秩序现状”的挑衅行动。11月26日,美国从本土派出两架B52战略轰炸机长途疾进,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以示抗议。美国还联合日本,拒绝承认中国宣布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

进入2014年以来,中美紧张关系继续升温。美国国务院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2月5日的国会听证会上,公开指责中国的南海政策。他不仅向中国施压“九段线”问题,更是强调中国在南海的一系列所谓“单边行动”造成了南海局势动荡。在南海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上,美国作为“域外大国”,将自己的政策从“不进入、不表态”转向了“全面介入和干预”的政策,支持和纵容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东盟国家,想要达到牵制中国的正当、合法的南海维权行动,阻止中国按照“历史权利”和国际海洋法享有南海岛屿及相关海域主权权利的目的。南海争议成为了中美对立的一个新的爆发点。

在东海问题上,奥巴马政府依据日美同盟关系所界定的东盟责任,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在钓鱼岛领土和主权争议问题上力挺日本。2014年4月23-25日奥巴马总统在访问日本期间,公开承诺美日同盟将帮助日本协防钓鱼岛,美日军事同盟协调不断增强。4月28日,奥巴马总统在访问菲律宾期间,在马尼拉签署了《美菲十年防务协定》,将在菲律宾开设新的军事基地,扩大在菲律宾的美军军事存在。奥巴马2014年4月的东亚四国之行,“绕着中国转”。美国端出的一系列新的军事姿态和签署的新的防务协定,在继续推进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之余,也努力在亚太区域外交中对中国摆出“狠劲”。其对华“战略警告”的含义十分明显。

2014年6月30日举行的香格里拉亚洲防务对话中,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不顾外交礼仪,在讲话中用了冗长的篇幅公开指责中国,和应邀发表主旨演讲的日本首相“一唱一和”。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参加香格里拉对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不得不奋起反驳。2014年香格里拉亚洲防务对话本来应该就亚太海洋安全议题、区域防务合作问题,以及应对再度猖獗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势力问题进行坦诚交流,却最终变成了中、美、日大打“口水仗”的对话。

除了在一系列区域安全事务问题上打压中国之外,美国还在新疆、西藏、香港等一系列中国内政问题上对华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在经贸议题上,美国也不断攻击中国的经济调控政策,指责中国有意在“恶化”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2014年8月初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虽然中美之间取得了30多项共识,但会晤的气氛和融洽程度显然是近年来最差的一次。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语重心长地表示,希望美国朋友在处理美中关系时能够“向前看”。

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事出有因”

2013年11月以来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有着诸多现实的因素。首先,奥巴马政府面对此起彼伏的国际安全热点问题的袭扰,唯恐在中国政策上表现软弱。因此,继续推行2011年以来美国既定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锁定中国作为美国全球战略转型的“头号目标”这一近年来美国亚太战略的重大调整,是最主要的原因。

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是要依据中国崛起的实力现实来调整美国全球的战略部署和战略重点,提升亚太政策和中国政策中应对中国作为最主要的“竞争者”的紧迫性,避免美国的全球战略存在继续受到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拖累、确保美国可以更有效、更及时地“盯防、牵制”中国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不仅是在亚太地区范围内加强同盟体系、扩大防务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更重要的是,美国要在外交和战略上利用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复杂的地区安全影响,支持和鼓励在海洋领土争议、安全关注等问题上和中国有竞争性的国家,强势提升美国制衡中国的外交和军事力度,以便实现既要有能力在军事上威慑中国,又要获得亚太地区内国家的支持,从而削弱中国的外交和政治影响。这一战略的核心,当然是要确保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

和2011年以前相比,目前的美国对华政策已经有了三个方面的显著调整:一是在心理上,唯恐中国会认定“美国衰落”,因而将美国的软弱无力视为是中国实行战略扩张的机会。因此,美国需要将中国正常、合理的维权行动一概视为是中国“企图在谋求利用美国力量收缩转而进行中国式的战略扩张”。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维权行动,在美国眼中,都成为中国想要“改变现状”的行动。二是在心态上,美国认为中国越来越咄咄逼人,越来越不把美国放在“眼里”。美国需要通过力量、意志和决心,让中国承认和接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避免中国战略影响力的扩大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为此,美国国内的中国政策讨论,出现了对华“警惕性越来越高”、分析的视野和角度“越来越不友好”的变化。三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确实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变化。如何衡量彼此的能力、意图和政策目标问题上,中美关系需要随着两国力量对比的新变化而进行新的调试和磨合。例如,美国在对中国海上和空中抵近侦查的问题上,很典型地反应了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不断上升的战略焦虑。近年来,美国对华抵近侦查一年达到500次以上,这不仅是一种赤裸裸的对中国国家军事机密的频繁窥视,也反应了美国对华军事敌意的显著上升。中国适时地对美国抵近侦查的空中拦截,是中国军方捍卫国防尊严的必要举措。然而,美方的抵近侦查和中国的空中拦截必然加剧中美关系的紧张,也推升了中美发生事故性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让两国领袖坐下来好好谈

不管有多少争议,中美两国关系都是21世纪全球政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注定是重要而又复杂的关系。冷战结束20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中美关系需要管控分歧、稳定局面,就需要高层政治接触和对话,需要两国领导人之间坦诚、务实和建设性的交流。一年一度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事实上已经证明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直接对话的重要机制。1993年西雅图APEC首脑峰会中,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脑峰会,就对中美关系走出1989年之后的政治僵局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的APEC印尼峰会,奥巴马总统因为国内财政预算僵局而无法成行,中美之间也失去了首脑会晤的良机。

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和奥巴马再度举行会晤。我们殷切地希望,中美两国领导人能够继续谈下去。正如习主席曾说过的那样,“太平洋足够宽广,装得下中美两个大国”。

朱锋

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国粹之美:京 ...

2015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晚会再度起航,面向全球华侨华人,与海外侨胞共庆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京剧唱响“海 ...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