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对话机制铺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2014-08-31 10:16:14     作者: 张旭东    字号: T|T    来源:

50多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道:“如果合作的立足点能使猜忌的丛林退缩,那就让我们双方共同做一次新的努力,不是建立一种新的力量均衡,而是一个新的法治世界。那么在这个世界中,强者公正,弱者安全,和平将得到维护。当然这一切不可能在未来100天里完成,也不可能在未来1000天里或者本届政府的任期内完成,甚至也许不可能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有生之年内完成。但是,让我们开始吧!”这段引人入胜的话语,曾经在冷战年代标志着为人类持久和平的执着探寻。半个世纪后,类似的情景再次出现,中美两国面临着为建设一个怎样的人类世界做出抉择的课题。

从某种角度说,如今发展中美关系恰恰需要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那种敢于尝试、不畏一时挫折的勇气、魄力和执着。经过35年的风风雨雨,中美两国已经遭遇过不少砾石的考验,双边交往历史成为最好的时代航标与方向指南。从方向维度看,中美建交伊始就确立了政治、经贸和人文三个重要的合作领域,延伸至今,已经形成了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从时间维度看,近10年来,中美越来越频密和完善的对话机制在大国交往中独树一帜。时空维度的结合,即是目前中美级别最高、议题最丰富的政府级论坛——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战略、经济与人文三大对话并举、各种子对话与磋商综合统筹,已经成为成熟的中美双边合作必不可少的支撑。

 
2014年7月9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14年7月9日至10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对话和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书面致辞。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了中美以创新性的战略思维推动两国合作并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意义:“早在1979年,邓小平先生就指出: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中美关系。……35年来,尽管国际环境和我们两国各自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美关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其原因就是两国几代领导人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赋予中美关系新的内涵和动力。今天,我们双方更应该审时度势,转变思路、创新思维,不断开创两国合作新局面。”

新型大国关系:

相向融合的概念共识

进一步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是中美战略对话的核心使命之一。奥巴马总统强调:“美国欢迎一个稳定、和平和繁荣的中国的兴起。我们致力于推进与中国逐步发展以加强务实合作和建设性处理分歧为特征的‘新型模式’关系的共同目标。”可以看出,美国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与中方提出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概念内涵存在表述上的不同,也说明美方对这一概念的接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双方对这一目标的共识在不断扩大,意愿在不断增强,双方的战略高层正在不断朝着共同的战略方向迈进。

在战略对话的开幕式上,杨洁篪国务委员强调了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双方需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正确看待彼此战略意图,不要出现战略误判”,同时还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克里国务卿在发言中重申美方致力于同中方构建互惠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利益,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分歧。他着重提出用实际行动和双方共同的选择来界定这一关系模式,并反复重申美中之间的冲突不是不可避免的。

两国政府不断对新型大国关系做出积极表态令人感到欣喜,但是徘徊在中美之间互相猜疑的阴云却始终难以散去。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为此,克里在面对中方代表、媒体的各种场合所说最多的,就是对美国所谓遏制中国战略意图的澄清。

克里说:“今天,让我向你们强调说明,美国不试图遏制中国。……但当我们出现分歧时,不要将它说成是一种全局战略。这是在某个具体选择上的分歧。”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国粹之美:京 ...

2015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晚会再度起航,面向全球华侨华人,与海外侨胞共庆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京剧唱响“海 ...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