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全国政协经济委五年工作:"中国梦"背后的经济诤言


2013-02-26 13:09:57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政协搭台 委员唱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注重发挥骨干委员的作用,实行专题负责人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牵头开展关于城镇化的调研,为处于选择关口的中国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意见。

经济委员会成员构成的豪华阵容无疑令人羡慕,“大腕”云集是优势也是挑战,“只有充分调动委员们的积极性,才能做到建真言、谋善举、献良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左己深有体会。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注重发挥骨干委员的作用,实行专题负责人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无疑是委员会最具知名度的“代言人”,年事虽高,仍坚持带队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他牵头开展关于城镇化的调研为处于选择关口的中国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意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牵头开展了“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专题调研,直接成效是全国技改资金由160亿元增加到228亿元,进一步深化了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稳增长的重要举措的认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转型之际,牵头承担了“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和“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两项调研课题,为即将召开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提供了政策参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持续深化让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在经济发展的拐点、节点等关键时刻和领导同志指示的应急关头,委员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创造条件发挥委员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们报送的每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信息,都是参与调研的每一位委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的,委员们带领办公室的同志甚至逐字逐句反复修改,体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多方联动 共铸品牌

全国政协选择的多是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为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和各地方政协经济、农业委员会之间形成了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团结协作的生动局面。

全国政协选择的多是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为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和各地方政协经济、农业委员会之间形成了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团结协作的生动局面。如“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专题在陕西召开18省区市联合调研座谈会;“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专题在安徽召开13省区联合调研座谈会。

围绕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已经成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大亮点、一大品牌。五年来,委员会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分别组织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加快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构建“中原经济区”、“内蒙古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等专题调研,为推动相关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研成果是委员会的主要产品,专题报告的质量是评判委员会工作水准的主要指标。为了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集中社会各方面人士的真知灼见,本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创造性举办“金融沙龙”,先后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改革与创新”、“利率市场化”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与上届创办的“非公经济论坛”同样成为委员会的品牌活动。本届经济委员会还首次将政协外事出访与专题考察相结合,围绕“加快经济转型,促进产业合作”专题考察在巴西与11家较有影响力的中资企业深入座谈交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用行动表明,“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人立足本职努力工作。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