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十八大代表访谈 > 谢春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健全协商民主制度


谢春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健全协商民主制度


2012-11-19 14:54:55     作者: 谢春涛    字号: T|T    来源: 中国网

十八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并将政治体制改革单独列出,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加以阐述,反映出政治发展的分量日趋加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中央党校著名党史专家、《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作者谢春涛教授将作为中国网首席观察员,为您详细解读十八大热点问题。11月16日推出第十期,谢春涛谈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联合政府,也由此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格局的基础。——谢春涛

政治体制改革也难,甚至更难,因为调整的是权力。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对社会稳定有直接关系。——谢春涛

政治体制改革调整的是权力

改革毫无疑问大家是关切的,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当然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是不关切。改革进入了所谓深水区,这样的说法其实很多。大家都意识到了今天的改革比过去的改革要难了。

举一个例子,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什么?把集体的地承包给每家每户种。所有权还是集体的,什么时候种?种什么?没有人管,就是放权,就是松绑,农民的积极性极大提高,温饱问题很快解决,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我们想,今天的哪一项改革仅仅因为松绑和放权就能有巨大的效应?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找不出来。经济体制改革显然是难的,因为改革是调整,经济改革是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经济体制改革确实到了深水区了,能改的、好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往往剩下的就是不好改的,比较难的。

政治体制改革也难,甚至更难,因为调整的是权力。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对社会稳定有直接关系。我们肯定要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改,要稳步有序的推进。

人民民主是政改最重要的体现

有人觉得过去这三十多年中国没有进行什么政治体制改革,光改经济体制了,是不是这样?当然不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人民的民主权利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多,保障得都要好。

政治体制这些年一直在改,这次十八大报告中也谈到了怎么改,比如说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最重要的体现。他有权威,他说话管用,让老百姓当家作主有了切实的体现。这次我们修改了《选举法》,让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有同样的比例来选举,这是重大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教育,使民主平等、公平正义以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意识广泛普及,并成为群众手中真实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广泛全面的人民民主,把人民民主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把民主原则运用于对国家和社会管理中。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执政理念是执政为民,这个理念是一贯的。国家在制定法律和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充分体现人民的呼声和意愿。

推进政改要健全协商民主制度

有人把民主分成两种,一是选举民主,靠投票,包括决定重大的事情;二是协商,选举民主在中国有了,包括差额选举、竞争性选举,我们现在都在搞。

协商民主我们也有,甚至我们搞得比较好,重大的事情党派之间协商,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协商。村里的事情也在协商,你讲你的道理,我讲我的道理,大家协商容易达成共识。

如果说仅仅是选举民主或者是投票的民主,你讲你的道理,我讲我的道理,越吵分歧越多,最后也得出个结果,投票吧,哪怕49%的人反对,只要51%的人赞成,你就要服从,这样的结果好还是不好呢?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恐怕不那么好。

而且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比例的差别,你一个决策通过了,执行起来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但是如果说协商民主,大家协商一致,好多事情就简单了。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