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是新时期、新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清晰勾画了未来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宏观蓝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何德旭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何德旭认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胡锦涛总书记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曾经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党的十八大再次受到重视并予以强调,充分显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及其艰巨性和长期性。
“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何德旭一一进行阐释:第一个层面,必须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世界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停滞、经济倒退、经济衰落,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势必受欺负、势必挨打,甚至是死路一条。简单地说,不发展就没有出路、没有希望。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两点: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物质基础的唯一选择。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第二个层面,十八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样要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很显然,我们追求的、强调的经济发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粗放式的、重数量轻质量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经济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环境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多方面的要求。
第三个层面,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经济科学发展的最现实体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及其进程的敏锐洞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是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科学发展、适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需要的必然要求。这也意味着,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
第四个层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核。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强调,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也体现了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五个层面,必须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形势和十分严峻的挑战,是一场持久的攻坚克难之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推动(其实也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改革,如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通过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如十八大报告提到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经济科学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制度安排。
当前,受欧债危机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也处于一种低位运行的总体态势,与此同时,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出口和工业增速出现了较大的回落,部分企业的债务出现了恶化的迹象,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还可能面临着下行风险,贸易条件的恶化、资本外流、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等外部冲击还将影响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就必须做好长期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从短期来看,要妥善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的关系,特别是近期要把稳增长放在一个更加突出和更加重要的位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前提下稳定投资增长,包括扩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规模、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资力度、适当加大对重大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对普通商品住房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等。
从长期来看,则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通过加快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服务业发展,加强研发和教育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等,为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体制、环境和动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