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各界声音 > 开启迈向人才强国的新征程--高层次人才热议十八大报告


开启迈向人才强国的新征程--高层次人才热议十八大报告


2012-11-13 11:58:03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的报告,在广大专家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他们通过专题座谈、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纷纷表示,十八大报告是一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好报告。广大专家学者和各类人才必将在报告精神的指引下,奋发图强,拼搏奉献,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地质师马永生作为十八大列席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他激动地说:“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年,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各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辉煌成就,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这些成果为未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说:“报告对过去的成绩高度概括,把更大、更重要的篇幅放在未来发展上,同时还直面问题和不足,这些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态度、攻坚克难的自信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中央党校社科研究部教授赵曜说:“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贯穿高举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红线。过去走这条道路,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位;现在继续走这条道路,中国必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则认为,十八大报告的重要意义不仅局限在国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地都对美国道路和欧洲道路产生了困惑。在这样的时刻,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系统总结,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他说。

十八大报告对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强调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让广大专家学者和各类人才倍感振奋——

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说:“报告提出我国要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是党中央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的新部署,确立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人才竞争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吹响了中国走向人才强国的号角。”

东北电力大学教授穆钢说:“报告把人才工作作为党的重要任务,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贤才,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来,鼓舞人心,令人振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解放人才,中国未来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

方恩(天津)医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千人计划”专家张丹说:“得人才者得天下。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给海外有志于报效祖国的高层次人才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国家人才政策的不断完善,必将有更多的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形成一波又一波热潮,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还围绕报告中的相应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说:“作为科技工作者,对报告中提出的‘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等论述感触最深。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开拓科技前沿,形成原始创新。想前人之未想,做前人之未做,抢占科技制高点,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说:“报告不仅提出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还强调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科学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出了全新而明确的要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中国作协主席、十八大代表铁凝说:“报告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十分令人振奋。中国文学界当乘十大八东风,聚集充沛的创造能量,有力表现中国人的奋斗和梦想,为时代著史,为人民立传。”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说:“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一定把总书记的这番话记在心底,转化为今后不断创作的动力,为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说:“报告强调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既倍感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进程中,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努力办培养一流人才的教育、创造领先成果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的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说:“报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十八大代表谢华安说:“报告提出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感到无比激动,内心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将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说:“报告强调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鼓励青年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年轻人更具创新意识,更富活力。我们应该给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尽早成才,多作贡献。”

专家学者们对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纷纷表示要加倍努力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说:“作为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会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说:“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报告精神,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加倍努力,为经济转型和国家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赵振宇)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