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十年·跨越:人民军队走上强军之路


2012-11-09 10:54:51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并在11日签署所谓“买卖合同”。此举引发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中国军方迅速发声表明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另据报道,入秋以来,解放军全军各部队实兵演练进入高潮,军方媒体称,全军官兵正以实际行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努力提高打赢本领,随时准备完成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任务。

《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回顾了21世纪的头十年,在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挑战时,中国坚持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和平联系起来,努力以自身的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胡锦涛主席从世界战略格局和时代发展趋势出发,明确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这十年来,人民军队的建设成就如何?一起来回望两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2009年10月1日,中国以一场气势恢宏的国庆60周年阅兵,展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跨越。所展示的现代化装备DF-21导弹、无人机等备受世界瞩目。

2011年8月10日,我国第一艘航母平台首航试验,历时5天,于8月14日胜利返航。中国第一艘航母揭开神秘面纱,成为海军建设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的世纪,新的实力,人民军队担负的使命任务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时刻保卫祖国主权安全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战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曾经感慨,“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都面临着相当复杂的情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全军和武警部队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加速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与有机融合,全面提高了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特别是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时刻防范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欧建平介绍,近年来,人民解放军边海防部队按照强边固防、睦邻友好、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要求,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与邻国签定的协定协议,坚持搞好战备执勤,严密防范各类入侵、蚕食和越境参透破坏活动,及时制止违反边海防政策法规和改变现状的行为,有效维护边境沿海地区和管辖海的安全稳定。

海军和公安海警、海监、渔政、海事等部门紧密配合,加强海上警戒巡逻、护渔护航和维权执法。妥善应对周边危机,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加强重点地段、重要部位和敏感时节管控,确保了边境安全稳定。

人民解放军空军根据中央军委意图建立了对各种防空力量实施统一指挥的体制机制。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扎实做好了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斗争准备。在捍卫国家的主权利益方面,军队作为坚强有力的钢铁后盾,认真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神圣职责,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稳妥地处理了东海和南海诸岛以及相关海域海上资源开发保护和海上权益维护等问题,维护了国家利益,维护了地区稳定。

2012年4月11日,在我南海黄岩岛海域,发生了菲律宾军舰以涉嫌非法捕捞为由,对中国渔船进行所谓“执法”的事件。我国外交部对菲进行了严正交涉,宣布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无可争辩,并派出渔政、海监执法力量前往执法。解放军报发表文章,明确指出:“任何人妄图抢夺黄岩岛主权,不仅中国政府不答应,中国人民不答应,中国军队更不会答应。”

针对日本政府上演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国防部强硬发声,表明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发言人耿雁生发表谈话:“中国政府和军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在充分做好各种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南京,济南,广州等部队,展开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军事演习,多个部队演习的科目为抢滩登陆。

新世纪以来,武警部队在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怖斗争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先后组建了特战大队、直升机大队、装甲车分队等以特勤、反劫机等一批特战突击力量。先后研制开发和引进7大类100余种先进实用新装备、新器材,直升机、动力三角翼和网枪等一大批具有武警特色的新装备陆续列装,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任务需求、系统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为圆满完成执勤、处突和反恐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围绕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全军和武警部队在着力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非战争军事能力建设,继承和发扬我军“听党指挥、热爱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勇于承担并积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2008汶川震后救援等抢险救灾的急难险重任务。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