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各界声音 > 新华网评•关注十八大: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


新华网评•关注十八大: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


2012-11-09 13:36:02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新华网

    有一个词,网民在微博上表达的对十八大期待之语中,纷纷提及。这个词叫“民生”。因为它关系百姓的生活水平,关系百姓的幸福感受。

    百姓期待,民生进一步改善,使温暖畅流百姓心里。

    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这已是一个现实。这些年来,因为国家免除农业税、推行惠农政策,我那些在乡村的乡亲们,不但免除了农民负担,还能够拿到种粮补贴;因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他们在县城住院可以报销60%以上的医药费;因为参与农村养老保险,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也开始每年可以拿到养老金了。这些补贴、养老金以及报销的标准或许还不够高,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是前所未有的“实惠”。乡村的这些变迁,令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民生的变化。

    不仅仅是我!相信你和他,以及千千万万的网民,都可以从家人、邻居、朋友那里,从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一批普惠、广覆盖保障制度的建立推行上,感受到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尽管每个人感受到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谁也无法否认民生改善的图景,正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

    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这也是一个现实。这些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执政的一个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方面的占2/3左右。其中,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累计达到3.8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相当于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两倍。

    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这还是一份期待。中国人口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民生难题解决的艰巨程度也是世界第一。目前的民生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民生改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百姓期盼,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民生。

    在各网站喜迎十八大报道中,类似“晒家乡变化”、“晒十年幸福”的网络征集活动,得到亿万网民的热烈响应。网民的期待与肯定,传递出民生改善乃人心所向的强烈信号。“民生”,已成为今天中国在追求幸福过程中的网络热词和时代强音。

    我们相信,民生改善的车轮必将滚滚向前。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