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十年辉煌 > 十年·跨越:金融改革十年风雨兼程


十年·跨越:金融改革十年风雨兼程


2012-11-09 13:33:20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理想状态下,金融在幕后默默运行;但风云突变时,金融部门危机将痛苦地浮出水面。”这是世界银行在2001年的一份报告《金融与增长:变动世界中的政策选择》一书中,对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健康成长重要作用的描述。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曾一度被国际同行视为技术上已经破产、随时可能爆发危机,而如今,当全球金融业深陷危机之时,中国银行业却风景这边独好。上市后的中国几大银行在其利润率、核心资产等都名列全球银行业前十。作为金融改革的重头戏,银行股改成功上市给出了满意答卷。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

如果说,在中国银行业体系变迁的历史版图上,1978年是改革一道重要的 “分水岭”,那么到2002年底,中国银行业已经走到了又一个命运攸关的时刻,改革迫在眉睫。

当时,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中国12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全部被评为投机级(即BBB-级以下),而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不足27.6万亿元,不良贷款超过17.8%。

2002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家制订了国有银行业“重组—引资—上市”的改革三部曲。希望通过大规模财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产权与经营机制,健全公司治理,强化市场约束,推动银行的持续改革。

用“闪电”来形容中国四大银行先后上市的速度之快一点也不为过,2004年1月6日到2005年4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家大行已经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财务重组。到2005年底,整个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历史性地由两位数下降到一位数,至2006年,资本充足率均达到10%以上的稳健水平。

2005年10月27日,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日子。这天,中国建设银行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H股先于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一个月后即迅速回归A股;而中国工商银行更创下世界最大规模的IPO纪录,同年秋季实现了A+H股同步上市。

交通银行先于工行在香港上市,后又于2007年7月回归A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义无反顾地启动了股改,并于2010年完成A+H股同步发行、先后上市。至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圆满“收官”。

“以前,我们这里对公和对私营业窗口加起来才7个,自助终端也只有一台穿墙的大型取款机。”环顾四周,梅欢笑眯眯地对记者说:“现在,整个大厅服务窗口已经超过20个,而且还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细分为五大功能区,服务效率是以前不能比的。”

梅欢从2001年就一直在中国银行金华分行营业部担任大堂经理,对于这家二级分行的变化,她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十年间,金华分行的资产总额从2002年末的68.54亿元到2012年6月末的305.15亿元,税前利润从亏损1083万元到盈利4.76亿元。

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变化。而中行金华分行这种全方位的变化,也正是中国银行业十年改革变迁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1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13万亿元,是2003年底的4.1倍;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底的17.8%降至2011年底的1.8%;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升至12.7%和10.2%;商业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达278.1%。

中国银行业改制的成功上市,不但证明自身的实力,也得到了全球国际同行业的认可。2011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排序显示,工、建两行分列全球净利润排行榜冠、亚军,并与中行、农行全部进入核心资本排名前十位。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