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侨联是如何发挥海外华人的资源优势,开展公益活动的?
林军:一直以来,华人华侨都继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被强震夷为平地的北川中学,就是由中国侨联请缨援建的。中国侨联在海外集资2个亿,几十万人参加,用一年的时间重建了北川中学。
“健康光明行”活动是中国侨联专门为生活困难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的一项公益活动。资料显示,中国农村有数百万白内障患者,因贫困和医疗资源不均衡而无法得到治疗。自2004年开始,中国侨联每年免费做100例白内障手术。

记得2011年,我去湖北考察时,一位当地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中国侨联的,立刻就跪下,我赶快搀扶起老人家。原来老人家因为妻子身体不好,下岗在家照料,加之因白内障致盲,无钱医治,生活相当窘迫。而“中国侨联光明行”活动让他能重见光明,又找到了新的工作。老人在讲述中不断地表示,感谢侨联的帮助。
老人家的真诚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侨联做的事实际上是解放了一个生产力。因为,大部分患者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让一个人复明,就相当于救了整个家庭。但是,现在患者的需求量还在增加,而我们的医疗队伍、技术和医学材料还需要扩大和加强。
打造品牌 传播中华文化
今日中国:中国侨联的“亲情中华”在海内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请问侨联的这一品牌是如何炼成的?侨联希望借此达到什么效果?未来将有何新的设想?
林军:长久以来,中国侨联有一个传统,每逢年节都要组织慰问团去海外进行慰问演出。久而久之,就把它做成了品牌,即“亲情中华”。它的主要对象是海外华人华侨。这是一个以亲情、乡情为纽带,高起点、规模化、公益性、常态化地开展相关的慰问活动。例如,对接国内外文化交流资源,定期开展海外慰问演出、组织侨胞青少年到国内寻根问祖、在侨胞聚居区开展相关主题展览展示等活动。
“亲情中华”文化品牌,在加强海外侨胞团结的同时,切实满足了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需求,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增强了中国侨联在海外侨胞中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未来,我们要把这个品牌做大,中华文化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文艺、武术、杂技,还包含人文、绘画、饮食等,从多角度让海外侨胞和海外受众了解中华精神、中华文化的底蕴。
今日中国:侨联如何团结凝聚广大侨胞,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国梦?您的梦想是什么?
林军:在我看来,中国梦寄托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共同福祉、共同追求,最能激发起包括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和爱国情怀。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同时也是个人的梦。中国侨联在推进中国梦的过程中,引导归侨、侨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中国侨联常委、福建丰泉环保集团董事长陈泽峰做的环保项目,引进了德国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并且带动了中国相对落后的环保技术向国际前沿推进。
我的中国梦是按照十八大总的目标,希望中国在不长的时间内,真正成为一个政治开明、社会民主、人民富强、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国家。今年我希望尽可能地为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解决一些问题,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