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春节:中国人的团圆大戏


2015-02-04 14:46:56     作者: 罗 杨    字号: T|T    来源: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老百姓习惯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民谚中说“百节年为首”。千百年来,在民间过春节的方式和习俗也是最丰富、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就像是一台热闹的大戏。

春节的“程序”

春节的习俗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冬季是农闲期,人们辛苦了一年这时正好是轻松的时光。因此春节的周期很长。按照老礼儿,农历十二月为腊月,从腊月初八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因此,民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即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春节的各种活动就进入“程序”了。可以说腊八是春节的序曲。有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剪纸送邻里 快乐迎新春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大戏里,中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多是围绕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而延伸和展开,既丰富多彩,又特色浓郁。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这出热热闹闹的大戏才收尾,元宵节成为春节的大轴戏。既然是大戏就要有尾声,元宵节后还有余韵,节日里人们放飞的心情,一直要到二月二龙抬头,春节大戏才算全部落下帷幕,人们又要开始忙着新一年的农活了。正如俗语所说:“过个大年,忙乱半年,正要消闲,赶上种田”。中国传统的春节就是这样既丰富又饱满。

年味的承载和体现

习俗是年味的承载和体现。农耕时代的习俗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加上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不一、形式各异,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的习俗可分为宗教祭祀,礼仪禁忌,饮食文化,娱乐活动等等各方面,城乡又多有不同。首先是腊八,也称腊八节,它源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喝粥习俗也是源自佛祖修行时曾因又累又饿而昏倒,因牧羊女的一碗稀粥而获救的故事。腊八之后,离年渐近,其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过小年,又称小岁、祭灶节、灶王节、灶神节。这一习俗在城市已不时兴。

“打尘埃”:“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陕西陇县,山村百姓闹社火绕山祈福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贴年画: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近代的挂历可算作年画的发展,曾一度成为时尚。

贴窗花和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和窗花,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有趣味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点起蜡烛或灯笼,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节日盛装”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时的一些士大夫们便使用贺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成后来的“贺年片”。一直到现在又发展成打电话、发信息等新形式。春节拜年时,晚辈要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

饺子和年糕:除夕的晚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叫作年夜饭或团圆饭。饺子形似元宝,带有“招财进宝”寓意。吃年糕,取“糕”的谐音“高”,为“年高”,意寓步步高,寿高,年年高。

“闹元宵”: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大轴戏,这天正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灯象征光明。因此,各处张灯结彩,把人们带入一个五彩缤纷、光亮明丽的新境界。这天人们还要吃“元宵”,南方叫“汤圆”。

春节禁忌:吃年夜饭忌说“破”、“死”、“不够”之类的话,要多说“多”、“余”、“有”、“好”、“发”之类的吉祥词。初一也要多说吉利话,忌讳不吉的字眼。还要禁洒水、扫地、倒垃圾等以避免“破财”,这天早餐忌吃荤,这天最好不吃药,以求得一年身体好。还要忌杀生、忌讨债、忌花钱、忌理发、忌办丧事等等。

年味的变迁

古老的春节习俗是伴随着农耕文明漫长的时光逐步形成积淀而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无疑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文明的田园生活离当代人渐行渐远,工业文明的城市化进程骤然而至,社会的经济基础变得越来越殷实,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节日与平日的物质生活区别越来越小,农业文明社会里所特有的节日的特殊性与神圣性也越来越淡化。

如今,过年时才能吃上的饺子已成了家常便饭的快餐,过年时才能穿上的新衣也早已不敌随时更换的各种名牌。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岁时节令的认识遵循,也被工业文明的“人工干预”所替换和改变。人们在时代的转换里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遵守祖先们约定的年俗程序安排年的仪式,特别是城市里人由于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很多诸如送灶神、祭拜祖先、请门神、贴窗花等以往不可或缺的“规定动作”淡出当代年俗系列。

因此,今天的人们过年明显少了各种各样古老的传说和神话色彩,多了“人文主义”的人本色彩;少了对先人的感念与沟通,多了当下家人的团聚;少了守岁的神秘与笃信,多了精神的企盼;少了回家的厮守,多了外出和旅游;少了几分质朴的热闹,多了几分放假的休闲;少了走家串亲的拜年,多了在虚拟世界里的互联。古老的习俗在不断的消逝或与时俱进更新面目。很多老习俗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同时也有一些新习俗适时兴起。比如央视的“春晚”,已成为每个家庭以至于海外华侨华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因此有人就把它称为“新民俗”。

千百年来无论春节习俗有哪些演变,而作为春节灵魂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始终不变。那种厚重传统的情感聚合力,呼唤着每个中国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就像磁铁一样牵引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在中国大地汇成一股滚滚的春潮,无论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挡住人们回家的脚步。

“一年不赶,就赶三十之晚”。人们千里迢迢赶回家中,如果吃不上那餐也许并不丰盛的年夜家餐,心中一定会泛起“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怅然。除夕年夜饭对每个家庭来说,或许是一顿并不豪华的美味,但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这顿饭凝聚了一年的亲情惦念,浓缩了一年的离合悲欢,一家人在一起咀嚼和回味上千年中国人的价值观: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对美好理想和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宇宙自然和苍天厚土的感恩和敬畏,对社会和谐和家庭团圆的永恒期盼。这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胎记。毋庸讳言,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胎记似乎越来越模糊,年的意味也似乎越来越淡。

这除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人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习俗从年的活动中撤出。因此,当人们在享受现实生活富足的同时就会愈加怀念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里很容易得到的满足感,人们在走进五光十色现代文明的同时更渴望农耕时代的质朴情感。

缘于此,春节节俗的传承和复兴就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那些关联着中华民族情感的习俗。因为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舞狮、庙会、社火、团圆饭、守岁、拜年等具有文化内涵,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的习俗才营造出了春节的气氛。当然,复兴不是复古和复旧,而是进行选择与弘扬,避免出现把传统丢得太多,扔得太快,而出现文化上的失落与空白。只要抓住团圆这个春节的内涵不变,一切形式皆可“因时而变”。

目前,人们缺少的是过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如何让春节真正承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深刻涵义;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对接;让春节习俗融入现代人的价值观,如何使春节的年味浓起来,如何使人们的生活美起来,如何使人们的日子好起来,已经成为时代留给中国人的一道课题。

罗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国粹之美:京 ...

2015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晚会再度起航,面向全球华侨华人,与海外侨胞共庆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京剧唱响“海 ...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