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回国发展,你准备好了吗


2015-02-04 14:41:50     作者: 本刊记者 周 琳    字号: T|T    来源: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客观现实,国内很多企业的业务即是如此展开的,如果你不懂外语,没有国际化的视野,工作基本无法开展。”谈起国内人才招聘需求,神华集团监事会主席、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李斌介绍说,“神华集团在北京的核心机构里,50%以上是留学归国或者有海外学习背景的人才。集团内部的一个低碳研究所,前任所长是美国能源部原部长,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研究机构。”

国内市场对国际型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呈现“走出国门”到“吸引回国”的趋势。

2014年12月18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归国人员总数累计达144.48万人,2013年学成归国人数达35.35万人,比2012年度增加了8.06万人,增长了29.5%。目前,中国的“海归”增速已超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速度,而且预计今后几年回国人数还将持续增加。

要有一种“空杯心态”

虽然海外学习背景让这些“海归”有语言交流的优势,但在回国工作时,他们还面临着一个心理准备的问题。

马峰毕业于慕尼黑理工学院自动化系专业,这个专业在欧洲非常抢手,硕士就读时就会有很多公司来学校招聘。但是,马峰毕业后选择了回国发展,应聘到国内专业对口的西门子公司。然而,回国后却面临着工资起薪仅4000元人民币的巨大心理落差。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海外留学归国的学生踌躇满志,希望回国后大有作为,然而真正回国后才发现国内薪酬与职业期待有很大差距,于是抱怨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马涛建议,中国的留学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核心价值,在国外学习期间就开始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价值,然后再回国发挥自己的能力。要学习适应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单位文化,要有一种“空杯心态”。

“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一窝蜂’。而出国留学需要考虑个人家庭条件和专业情况,自己的心智成熟度,以及明确的职业规划,并随时注意积累工作经验。”马涛说:“学成回国的标准是在国外是否真正学成,是否能够用外语自由交流,是否专业学有所长,是否拿到一流大学的硕、博学位,是否能够证明自己在国外顺利开展工作,胜任大公司的职位,并取得不错的业绩。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回国发展,工资起薪肯定不一样。”

了解自己的优劣势

与普通留学海外再回国发展的学生不同,何搏飞大学毕业后,虽然顺利拿到耶鲁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却因为“911”和“SARS”的缘故被三次拒签,与美国常青藤高校失之交臂,但这却给了他在国内跨国企业发挥才干的机会。

何搏飞从四川的通用子公司做起,到宝洁,再到北京华联集团,凭借其融汇中西的思维方式和国际化的沟通能力,游刃有余地在各个行业领域发展,并重新回到了斯坦福商学院求学;回国先后成功创建了两家美国公司中国区的团队和业务,并担任了美国上市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如今,他找到了自己创业的落脚点——开创格灵深瞳科技有限公司,做“计算机视觉商业化的公司”。

何搏飞说,自己年少时的自信更多的是自负——以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实际上都来自于已有的资源和平台。在斯坦福读书时,他对自己了解得更加清楚,意识到自己身上最大的优势在于非常善于从每一次失败中总结和学习,并且从挫折中迅速走出来跳得更高。“只有在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情况下,你才能有所谓的自信。”

赵勇是格灵深瞳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他在复旦大学电子系硕士毕业后,即赴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运算影像学。自2010年起,赵勇先供职于谷歌总部研究院任资深研究员,是谷歌眼镜项目的早期核心成员,也是三维图像分析应用领域的专家,在硅谷完成了自己从校园到高科技企业工程师的成功转型。之后,2013年,赵勇在具备了充分的职业准备和积累后,毅然选择回国创业。他在北京创立的格灵深瞳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是让计算机像人一样主动获取视觉信息并进行精确的实时分析,释放人工智能最大的潜能为人服务。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国粹之美:京 ...

2015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晚会再度起航,面向全球华侨华人,与海外侨胞共庆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京剧唱响“海 ...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