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归国藏胞多吉次旦的故事


2014-07-07 16:19:50     作者: 本刊记者 李国文    字号: T|T    来源:

初次见到多吉次旦是在拉萨德吉南路的林廓转经路上,这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近一米八的身高,两鬓斑白。84岁的他腿脚有些不灵便了,但仍然坚持每天转经。转累了就坐公交回去,“有老年证,坐公交车都免费”。

作为一名归国藏胞,多吉次旦老人从1959年离开西藏,一直到1999年才回拉萨定居,在印度经历了长达40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国后,又度过了15年安逸的晚年生活,可谓西藏历史见证人。

在离开西藏之前,多吉次旦家是拉萨附近的差巴,是领种地方政府的差地,为地方政府和所属农奴主支差的人,“整天为农奴主忙忙碌碌,自己一家却过得很贫苦”。

 
多吉次旦在拉萨德吉南路转经 图/李国文

1951年解放军进藏,多吉次旦听父母说,解放军对藏族百姓都很好。“那时候,听说解放军十八军在修路,牺牲了很多人,而贵族却根本不帮忙。”多吉次旦老人回忆道。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在少数上层反动分子的煽动下,他和很多不明真相的藏胞被裹挟到了国外。

逃到印度,颠沛流离

回忆起1959年的动乱,多吉次旦说:“当时社会一下子就乱了,到处传言说汉族人要杀人,很多人开始逃跑。到了山南察隅的中印边界上才发现贵族们早有人打前站,做了充分准备。只有普通百姓一无所有,面对湿热的天气,不同的饮食和语言,在边境山区难民营生活数月,体弱多病者死伤无数,就靠着国际社会的一点救助。”在那里,他从来没吃饱过。因为没钱,他变卖了身上所有的首饰,换取食物不至于被饿死。

当时29岁的多吉次旦,身强体壮,从难民营被印度征去高海拔地区修路,穿的是当兵的旧衣物,吃也吃不饱。路修完后,多吉次旦被一军官相中,到其家乡达吉里做佣人,骑马接送少爷两年。“少爷去英国留学后,委托其父在其家族工厂给我找了个木匠活。”多吉次旦继续回忆着,“一年多之后,我被1965年在印度西姆拉成立的‘西藏儿童之家’(学校)征去做木工。”

后来多吉次旦在西姆拉郊区租地种土豆,开始娶妻生子。再后来,又和妻子开了家小商店,自己兼做一些木工活。在西姆拉生活期间,多吉次旦对家乡百般思念。在那里,他们努力通过广播、杂志等媒介了解一点西藏,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关于西藏的一切消息。

1981年,多吉次旦收到舅舅托人转来的书信,希望他能回国探亲。原来,舅舅通过1979年回国探亲的藏胞口中得知他还活着,赶紧托人带去一封书信。由于手续没办下来,等多吉次旦最终获得有关方面的批准于1985年回西藏探望亲人时,他舅舅已经去世了。

1985年,当他出走26年后踏入拉萨时,被眼前的西藏震住了:“没有人再像我们以前那样给贵族交差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子、有工作、有工资,小孩都在上学,工作之余男人们聚会喝酒,自由自在。我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历经艰难,回归祖国

多吉次旦有兄弟姐妹7个,1985年再次重逢时早已开枝散叶,家族人数众多,且生活、工作都很好。所有亲朋都劝说多吉次旦回国定居,“政府有优惠政策,这边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探亲结束后,多吉次旦带了许多有关中国政府对藏胞新政策的书籍回到印度居住地,向在一起的流亡藏胞宣讲,这些人听说西藏的变化后,纷纷决定一起回国。

回到印度,多吉次旦一直在申请回国,可是手续一直办不下来。“流亡政府的有关人员总是说过几年大家就能一起回去了。”多吉次旦说,“等啊等啊,多少年了就是没有批。”

妻子去世后,多吉次旦年龄越来越大,思乡情更切。1999年,听说有人从印度悄悄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成功飞回拉萨,69岁的多吉次旦卖掉了所有家产,带着28岁的儿子偷偷从加德满都乘飞机回拉萨。与他们一同回国的,还有3名藏胞。

回国后的多吉次旦父子俩在策墨林附近开了一家小商店,生意不错,很快买了套市中心的房子,一家三代日子过得其乐融融。谈起国内外生活的变化,多吉次旦感慨道:“在西姆拉,天天要找活干,一天不工作,就没法生活;在拉萨,有商店一点都不辛苦,订货都是打个电话就送上门了。”

多吉次旦非常羡慕他的侄子侄女们遇到如今的好政策,什么都不用交,想做什么都行,“要是自己再年轻点,一定多为国家做些贡献”。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有2000多名国外藏胞归国定居。回国定居的藏胞在住房、土地、牲畜等方面获得政策照顾,部分藏胞还成为自治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7

经过几年的打造,侨洽会已经成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海外侨商事业发展,创造互利双赢的贸易交流平台。

更多>> 深度报道

侨商的北京机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从早期以海外工程承包为主要途径的大型国企和央企“走出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海外投资的行列中来。

侨洽会:海外 ...

侨洽会旨在服务北京对外贸易,充分发挥海外侨务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促进北京产品“走出去”、海外优质资源“引进来”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