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开封:做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名城——专访开封市市长吉炳伟


2014-07-07 15:37:40     作者: 本刊记者 矫 枫    字号: T|T    来源:

开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东部,八朝古都,11-12世纪曾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当时,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往来,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这里交会,开封成为丝绸之路贸易的货物集散地。如今,随着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建设,这里已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未来,开封将以怎样的定位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开封市市长吉炳伟。

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

“开封,古称汴梁、大梁、东京,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北宋时期(公元960年-1127年)的首都,开封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现出的繁荣景象,正是当时开封的真实写照。”吉炳伟首先向记者全面介绍了开封的历史背景。

 
开封市市长吉炳伟

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最繁盛时期之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除造纸术以外,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三项发明均产生于北宋时期。另外,书法、绘画、戏曲、诗词等亦在北宋时期达到颠峰。

开封保存了完整的北宋文化,且自北宋以来一脉相传中间没有断代。《东京梦华录》是一本记录北宋时期开封城市风貌的笔记。它记录了当时居住在开封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建筑细节,包括每一条街道、每一家店铺都有详细记载,文化的遵循性、传播性非常强。

开封围绕北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建设也都是有确凿史料可查的。如依据《清明上河图》所建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依据《金明池争标图》原址所建的金明池,以及依据保留下来的图纸所建的城门、城楼、鼓楼等,都是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古都开封的原貌。

吉炳伟说,开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名胜古迹1945处、非物质文化项目139项,有部分已经列入非遗名录,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这是开封的文化实力,也是开封的优势。

文化需要传播,也需要引进

“文化,放在开封,保护得很好,如果不走出去,没人来看,也没有意义。”作为一个城市的规划者,当地政府对开封的未来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吉炳伟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正好给了开封市文化交流与创新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吉炳伟的理解中,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带,同时也是一条“文化带”。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并由此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通过这条通道运往中亚和欧洲,并将石榴、葡萄、核桃等西方农作物移植中原。不仅如此,伴随着这条路的贸易往来,中国的铸铁技术流传到欧洲;而印度的佛教、希腊的雕刻艺术也随之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沿途弘扬了中原文化,他回来时也把西方文化带回来。在物质交流中伴随着文化的交流,而文化的交流对物质的交流又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物质和文化是相通的。中国的几次民族大融合,包括元、明、清等民族大融合也都同时伴随着文化的融合。”

 
龙韵桥

吉炳伟介绍说,开封现有的文化中,也包含了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比较有意思的是,开封是一座内陆城市,但当地的一道名菜“扒广肚”,其选用的主要食材为花胶(也称鱼肚,为大鱼的鱼鳔),最早就来源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这说明海洋文化在若干年前就已融入到开封文化中。吸取外来文化中的营养,丰富开封本地文化的内涵,这已成为当地政府的共识。在复建的清明上河园,近两年就曾多次举办木偶节、秋千大赛等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外来元素,受到市民们的热烈追捧。同时,开封本土文化也开始走出去,开封杂技团常年在世界各地巡演,开封的书法艺术与外地交流活动频繁,开封的汴绣、官瓷、木版年画等地方艺术品也畅销国内外。2013年,开封与以色列莫茨金市结为友好城市,双方在旅游、文化艺术、文物保护、农业技术等各方面加强合作。

“开封市下一步要借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使传统文化能交流出去,新的理念能引进来,作好文化交流、融合与创新,使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7

经过几年的打造,侨洽会已经成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海外侨商事业发展,创造互利双赢的贸易交流平台。

更多>> 深度报道

侨商的北京机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从早期以海外工程承包为主要途径的大型国企和央企“走出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海外投资的行列中来。

侨洽会:海外 ...

侨洽会旨在服务北京对外贸易,充分发挥海外侨务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促进北京产品“走出去”、海外优质资源“引进来”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