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护?还是牟利?
从4月10日凤凰古城收取景区门票开始,似乎凤凰县政府对收门票保护古城的决心很大,从收门票到现在,商户们与县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但凤凰县政府的态度一直是”只要不取消门票,其他一切好谈。”
早在2009年,凤凰古城就试行收过一次门票,当时,凤凰县政府还没有与古城旅游公司完全绑在一起。承包经营城内八景的古城公司计划改景点收费为进城收费,与此番情景一样,遭到了商户的关门抵制,仅仅试行一天,就不得不作罢。时至今日,局面已经完全不同,古城公司有了政府背景,自然硬气了起来。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底“凤凰古城景区管理服务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2亿元,其中凤凰县政府独资的公司持股49%,开发商叶文智的古城旅游公司占股51%。
凤凰副县长蔡龙说,凤凰古城的过去、现在、将来永远是全民的财富。但古城收门票的举措似乎正是政府觉得“民富县穷”后的抉择。凤凰县政府和叶文智都称,他们此前的调查显示,到凤凰旅游的人七成只看城不看收门票的景点。现在每年690万游客,门票“流失很大”。
与此同时,官方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记者从凤凰县委宣传部拿到了一份名为《凤凰古城涉旅行业转移转型升级暂行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鼓励涉旅行业经营者按照《凤凰古城区鼓励和限制经营的项目目录》外迁、转移、转型升级”,“涉旅行业应努力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品质,营造文化氛围,增强文化气息,优化宜居宜游环境”,“鼓励居民将凤凰古城区内房屋恢复原来的居住生活状态,不再从事商业经营”。
部分商户已经收到了这份征求意见,对他们来说,这会是比收门票更大的打击。一名商户愤愤地说:“什么叫做原来的居住生活状态,难道要让他们什么也不干,坐在院子里当风景受穷吗?”
凤凰县委宣传部官员对此的解释是:“我们现在的改革措施就是要让文化回归古城,真正的文化体现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要让游客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景区里,找到能够代表农耕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
普通的凤凰居民对此并不关心。来自县城附近阿拉镇的苗民杨云玲坐在广场的喷泉旁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照相原本能够养活一家人。现在已到中午,生意还没有开张。她只希望门票风波带来的冷清能很快过去,日子还像从前一样。
6月17日,凤凰县政府办公室发布了一条聘请古城保护公益监督员的公告。公告中有一项对监督员的激励机制:对应聘入选的凤凰古城公益保护监督员,每年度进行两次凤凰古城视察,提出古城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问题又来了,既然凤凰县政府要求“监督员每年两次到凤凰古城视察”,那么,监督员的差旅费由谁来承担呢?记者以报名参加监督员的名义向凤凰县政府办公室进行咨询,答复说未考虑到差旅费由谁来承担这一问题。
“如果要我每年两次从长沙跑到凤凰去看古城,差旅费每次来回需近千元,全部要我自己承担,显然不现实。”一向关注凤凰古城保护的长沙市民向勇对记者说。
而长沙律师曾技芝则担忧,凤凰县政府向全国聘请监督员本意是好的,但监督员的经费开支又使得这一举措很难实施。“要监督员自己承担每年两次来回的差旅费不现实,要凤凰县政府安排吃住又很难保证监督的效果,这种制度确实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曾技芝建议,可以考虑聘请一些公益组织对古城的保护进行监督。
凤凰涅槃任重道远
新京报盘点了国内知名的8座古镇——云南丽江、浙江乌镇、安徽徽州、云南大理、浙江西塘、江苏周庄、山西平遥、湖南凤凰。其中除去平遥、丽江、大理外的5座已收进城门票。不收费的三座中,平遥古城进城不收票,游览具体景点分别收费。丽江古城及城内景点不收门票,但收取古城维护费。大理是“纯免费”古城,每年的维护修缮费用依赖财政拨款。
其余4家收进城门票的古城镇基本都没有太大争议,唯独凤凰,备受舆论关注。
凤凰县政府目前处于两难的境地,既要顾及凤凰古城商业化和古城保护的利害,又要兼顾顾客和商户对门票的抱怨。经常去凤凰游玩的李姓游客说:“凤凰不如就学平遥,在古城外建新城,白天在古城内游玩观赏,晚上在新城里娱乐消费,既保护了古城,又提高了游客接待力;在收费方面可以学习丽江,免得民怨载道。”凤凰在古城保护方面效仿平遥、在收费方面效仿丽江是否比现行的制度好些还待验证。
说起古城镇保护,外国的保护机制似乎更到位。
古城镇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国外古城基本不收门票,政府对古城有免税政策。居民修缮自家房子,投入越多税免得越多,大家也乐意为之。
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凤凰县短期内断然不会放弃凤凰古城这块“香饽饽”,凤凰县政府所说的会逐渐降低门票只致免票,似乎和外国古城镇保护机制相似,但短期也只是畅想。
自从上次收门票事件后,凤凰县政府“得罪”了古城中大批商户、船夫以及一部分居民,失去了人心,几乎每出一条新规定都会有许多人反对,政府政策难以推行。要想挽回人心,凤凰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古城保护的新政策前还需细细斟酌,不仅古城保护方案需切实可行,还要努力照顾好各方利益,别总是想着怎么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
“今后,政府会加强市场营销,改变过去坐在家里等游客的方式,要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我们现在已经把营销政策做到了极致,吸引旅行社的目光。”分管旅游的副县长蔡龙说道,“宣传这一块,主流媒体都已经开始发声,我们还请了古城保护方面的专家,也发出了支持的声音。”他劝商户们耐心等待,这些措施很快就会见到效果。
凤凰古城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城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得从长计议。凤凰涅槃,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