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至真观
想要在成都见到青羊宫的李合春道长,除却他外出讲学、云游参访,大多时间你得直奔凤凰山的至真观。
凤凰山,位于成都北郊,古称升仙山,李合春道长介绍说:“我的想法是在现有土地资源之上,恢复重建盛唐时至真观的重要殿堂。”作为现任的凤凰山至真观的住持,李道长在心里规划着至真观的远景蓝图。

“其实,重新修建至真观也不是一时兴起,至真观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自唐时黎元兴重新修整后,历史上曾多次重建、重修此地”,李道长说。“凤凰山是块宝地,至真观自古就是人们祈福求安,修身养性的好来处。”据史书记载,每年三月三日,倾城百姓都到此祈神求福,文人墨客、当地太守也都争相朝拜,曾有旌旗延绵30余里的盛况。
李道长和他的设计团队已经制作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和三维设计图,其风格为仿唐代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李道长说:“我们理想中要达到的效果是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能够体现当代的道教精神。”
如今,即便是闲时与大家喝茶,谈玄论道,李道长的话题也大都离不开至真观的重建。近年来,李道长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到国外讲学,以道会友。在到过的国家里,印象最深的当属瑞士。在他看来那是一个平和的国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风气十分淳朴。
“那里总能给我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总是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里谈到的小国寡民。”这种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憧憬也含蕴在李道长重建至真观的愿望里。

“如果你相信命运,你会发现生命中遇到的事情早已冥冥注定”,也许是因为有这样的笃信,面对重建至真观的种种艰难,李道长的言行中不但有坚持,也流露出一份坦然。这让人想起一位修道高人的感叹。曾有人造访一山中的修道者,当被问及:“如今,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远不能与其他几大宗教相比,原因何在”时,这位修道的老者说:“如今道教中栋梁之材不多,也缺少弘扬道教、济世度人的心愿,所以无可奈何。我老了,对于道教的振兴没有做出什么贡献。”
如果说,这位修道高人给人们显示的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庄子境界,那对于重建至真观,有再现道场辉煌宏愿的李道长来说,则是随缘承运,亦属安之若命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