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惠州:幸福来敲门


2013-02-06 11:35:11     作者: 本刊记者 曾平    字号: T|T    来源:

“家”购置了大量科普书籍,还发动社会力量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帮扶。例如惠城区小金口“复退军人之家”联系了6家企业,与8名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帮扶项目包括灯饰加工、蔬菜种植等方面。戴长兴:自家开工厂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记者和小金口“复退军人之家”副主任戴长兴聊起来。

戴长兴1979年1月入伍,3年后退伍后在家务农,生活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后来,办事处通过联系了制衣厂,与戴长兴签约结对帮扶,支持他资金发展灯饰加工项目。由于戴长兴市场意识强,脑子灵活,敢闯敢拼,很快办起了灯饰的小型加工厂并且发展很快,戴长兴成为村里的“富人”,他不但自己发家致富了,还积极发展生产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转业复退军人还可在“家”中准确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减少了因对政策不熟悉或误解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老兵们经常来这个“家”聊天、打球、看书、看战斗故事片、唱革命歌曲等,丰富了转业复退军人文化生活,让他们有了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今惠州广大转业复退军人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争当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模范的浓厚氛围,社会和谐局面得以保障。

“小病不出社区”的有益尝试

“小病不出社区”,是惠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着力点。在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社区医院干净整洁,医务人员和蔼可亲,群众享受到了在家门口看病和社区医生送医上门的便民服务。

 
东湖社区阳光党务、政务公开一条街

“近年来,通过医改,我们中心门诊次均费用由83元降到45元,群众满意度由85%上升到95%。”桥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谢志林告诉记者。

桥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以后,中心回归公益性,转变机制、转变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着力在服务好辖区居民、为居民提供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服务上下功夫,在政府的指导下推出一系列的利民、便民措施。

自古“医不叩门”,如今他们打破这一规矩,中心成立了6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团队改变传统坐堂行医、等病人上门的模式,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方式,走进社区、深入家庭,开展上门体检、上门建档、上门访视、出诊、巡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康复指导、保健服务、送医送药、义诊咨询、社区健康讲堂、预约专家门诊、重症转诊转院等服务项目。开始居民还不了解情况,困难和阻力较大,医生、护士经常是夏顶烈日挨家挨户的进行走访,还经常吃闭门羹。

后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服务团队统一服装,配备电动车、出诊等设备,通过良好的服务不断赢得居民的信赖,广大居民不断体会到家庭医生服务带来好处和便利,受到广大居民欢迎。家庭医生服务对解决老人、慢性病人、困难人群看病难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为病人家庭节省大量医药费用和人力负担。

有的病人糖尿病足截肢近5年没有下过楼,更不用说到医院,当中心全科团队上门为她体检、查血糖并建健康档案时,拉着医生的手不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的空巢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为看病而发愁,中心服务团队电话随叫随到,定期上门体检、送医送药上门,解决后顾之忧。有的卧床病人得不到好护理褥疮溃烂而家属无能为力,经过服务团队精心护理而好转。有的病人需要吸氧,有的病人需要导尿,有的病人出院后需要继续康复治疗、功能锻炼、有的高血压、糖尿病病情未得到较好的控制需要有效治疗,有的病人需要转诊转院,这些都是中心全科团队每天的日常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消部分项目收费,推行了惠民服务10项免费措施,实行上门服务不收服务费、免费测血压、免费测血糖,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人还实行B超、心电图免费等惠民措施,据统计这10项免费措施半年时间减免患者各项费用30多万元。

记者看到,中心针对门诊量最大的常见病首批制定10个“平价药包”、10个“平价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包”。“平价药包”平均价格仅12.23元,参保居民A档平均自付8.6元、居民B档平均自付4.9元、职工平均自付2.5元;“平价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包”平均价格30元,参保居民A档平均自付21元、居民B档平均自付12元、职工平均自付6元,目前中心门诊均次处方额从医改前83元下降至45元,下降45.8%,除去医保报销部分,实际诊疗均次支付为23.5元,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发展多样化的中医诊疗技术,开展中医医疗、康复、养生保健工作。康复区与残联合作,建立残疾人档案,对脑瘫、肢体残疾等残疾人实行免费康复治疗、免费康复训练,年免费服务3000多人次,减免诊疗费用20多万元,深受患者好评。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