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坎昆
解振华会见NGO代表
2010-12-13 12:28 作者:本刊记者 唐书彪 发自墨西哥坎昆

 

长期资金应该可持续

解振华说,快速启动资金应该尽快兑现,确保额外性,其使用应该公开透明。作为多边资金,要保证其使用的公开透明。同时要建立长期融资机制。

解振华认为,从历史责任出发,发达国家要更多地利用公共资金,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要有足够的公共资金作为基础,市场融资可以作为补充。中国希望长期资金是足够的、可持续的,能够保证发展中国家的长期需要。

 
第三世界网络代表向解振华提问。

解振华说,现在还没有钱,听说只有280亿启动资金,也没有满足当时承诺的额外性。但有了钱以后,确实需要保障它的有效管理和公平分配,否则会带来一系列后果。所以,管理机制问题很重要。中国希望这个钱要受缔约方会议指导和监督, 由缔约方来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如果要组建专门委员会,必须要有充分的代表性。至于资金由哪些机构来管理,还需要具体讨论,我们对此持开放态度,谁管得好由谁管,但必须保证效率和公平。

中国不怕透明度

解振华说,有的国家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附件一和非附件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行动都应该增加透明度。我们赞成,目标、执行的情况、资金和技术提供的情况以及国内采取的适当行动,都应该透明。也就出现了MRV和ICA的问题。

MRV在《京都议定书》里已经做了要求,ICA是新的制度。我们同意ICA,但我们希望对ICA的目标、原则和细则做出相应的规定。

解振华强调,ICA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国资源自主自愿的减排行动要接受ICA。它的原则也大体明确了,即尊重主权、非侵入性、非惩罚性、促进性,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之上的。中国希望坎昆会议能够确定ICA的原则。

解振华表示,还有些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接受ICA有不同的意见。这次会议如果有更多国家接受ICA的目标和原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坎昆会议后再尽快讨论和谈判ICA的一些细节,并制定出规则。

回答美国一个NGO代表的提问时,解振华说,美国连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案在议会都通不过。相比之下,中国采取了很多行动。因为,我们认为,气候变化是事实,应该抱着对人类负责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同时也认为,气候变化是促进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机遇。所以,中国把它当作动力,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气候行动网络印度分部代表向解振华提问。

解振华用数字说话:1990到2005年,中国的单位GDP能效提高了47%;用10.4%的能源年增长,支持了经济年均增长9.8%。2006-2010年,中国采取了一些节能减排的政策,也确定了目标,到今年底可以做到能源年增长6.8%支持了10.2%的经济年增长。

解振华说,中国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并不是无约束地排放,在过去五年大约减排15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也很快,现在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使用面积都居世界第一,核电的在建规模也是世界第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并不矛盾,是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双赢的。因此,下一个五年,中国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做了这么多事情,有什么理由不让别人知道的呢?我们当然支持增加透明度。

理解小岛国的需求

解振华说,气候在变化,全球在变暖,极端天气在增加,这是事实。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气候变化影响很严重的国家之一。最近十年,中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损失2000亿,伤亡2000多人。小岛屿国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重,我们非常理解,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

解振华现身说法介绍说,为了解非洲和小岛屿国家的需求,他本人今年专程到埃塞俄比亚、非盟和格林纳达,参加了小岛屿国家部长级磋商会,并环绕格全岛,实地了解它受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他到格林纳达时,正好一场飓风刚过,一个香料加工厂的产量锐减90%。非洲国家的荒漠化也非常严重。有鉴于此,中国将通过南南合作机制对这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愿意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