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G20的中国使命


2014-12-05 16:51:23     作者: 晓 初    字号: T|T    来源:

2014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赶赴G20峰会的非正式讨论会,足见中国对世界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视程度。继APEC之后,中国的主张在G20峰会上再次受到国际舆论的积极评价。

依靠G20平台,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实质性增加,与主要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加强,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塑造力和影响力也增加了。

将APEC成果融入G20峰会

这一回,是习近平主席继2013年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之后,第二次参加G20盛会。

按东道主定的日程,G20峰会是当地时间15日上午10时正式开始。但习近平主席的G20时间表,却提前了整整一个半钟头。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图为与会领导人合影

原来,习近平主席有一项重要活动安排先行启动,那就是15日早上8:30开始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这场会晤,虽说不在峰会日程单上,但早就列在习主席的G20时间表里了。

说来也巧,4个多月前,7月15日,习近平主席、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在巴西海滨城市福塔莱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正式会晤,五位领导人双手同时伸出,紧紧握在一起。

21世纪全球变迁重大特征之一,就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彼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

G20峰会之所以重要,原因决不仅仅在于当初金融危机大浪滔天时,新兴经济体曾经在这个平台上大展身手,更在于这个平台上集纳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方成员数量在G20里大约各占半数,比起其他国际组织,结构要均衡得多。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

G20成立初期,其运行机制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即参与方财长和央行行长定期对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G20升格为领导人峰会,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在G20的11个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是其中最大的国家。在过去6年,中国GDP的增长对世界增长的贡献,均在27%以上,在世界经济的增长中,中国的引擎和火车头的作用日益明显。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的作用不只是充当经济“火车头”。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方面,中国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其实,在过去的数年中,中国对于重塑世界经济秩序表现出了很强的意愿,也已经有所作为。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方面,中国已经贡献过自己的理念与思维。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重塑世界经济的秩序,是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中国努力的目标。

“要想有一个成功的G20峰会,必须有中国参加。如果美中两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国际重大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原所长陈凤英介绍,“从一开始中国就是G20的积极倡议者、参加者和支持者,后来G20在解决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西班牙皇家道德与政治学院院士拉蒙·塔玛梅斯表示,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国家在G20这一全球治理平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危机应对能力上都应发挥火车头作用。事实上,中国在众多国际场合都展现了这一担当和领导风范。

另一方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发挥其独特的平衡与协调作用,有利于推动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加强合作,探讨解决实质性问题,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将有效提高G20对全球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各国之间的对话效率。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12

2014年11月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格外繁忙的月份。APEC、东亚峰会、G20峰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外交风范得到更多的展示,与此同时,凭借实力,中国实现了具体的经济、外交和战略目标。

更多>> 深度报道

四中全会:绘 ...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对“依法治国”做了全方位诠释。

四中全会:从 ...

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