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朱永新:限制仅仅是暂时


2013-05-14 12:42:09     作者: 本刊记者 张学英 滕靖南    字号: T|T    来源:

今日中国:您怎么评价北、上、广已经出台的政策?

朱永新:北京的过渡方案中,只允许非北京户籍考生参加高职考试,同意提供高考的考试场所,但实际录取还得回原籍,仔细评估这些政策后,就会发现缺乏实质意义。如果随迁子女的父母长期在北京纳税,他们就应该享受作为北京市民的公平待遇,否则就是违反教育公平的准则。

 
考场外等待考生的家长

而上海的政策则不仅仅是不平等还带有歧视,因为主要受惠群体更多是高端人才的子女,而普通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子女,仍被排斥在外,剥夺了平等参加高考并获得录取的机会。在国外,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告政府的。

但是现阶段不设门槛地完全放开也不可能,需要循序渐进。原因有二,其一,北上广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所有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第二,有可能形成高考移民,会导致流入地城市不堪重负,而且也会制造本地户籍者和外地户籍人员间的矛盾冲突。

今日中国:怎样的政策设计才能体现公平,您是否有具体的建议?

朱永新:我个人觉得应该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到这座城市工作的时间和随迁子女入学就读的时间作为衡量指标,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考虑父母先到这座城市工作或先入学的学生,这样才符合公平的原则。美国一些城市学生就读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谁先到这个学区。

今日中国:教育部鼓励各省出台“自己的高考方案”,意味着教育部将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决定权下放到地方,您怎么看这一举措?

朱永新:教育部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决心很大,但我认为下放权利应该建立在宏观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这种制度建设,包括对随迁子女的数量、就学情况等等进行摸底性调查。

今年两会时,我代表民进中央做大会发言专门提出“建立国家教育资源信息平台”,教师人数、学校分布都要纳入信息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将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纳入这个系统,同时对电子学籍进行实时更新和管理,并与全国电子户籍管理系统联网互通,从而为中央教育经费划拨、地方教育资源配置、高考招生比例分配等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

此外,高考制度本身也需要变革,比如改变由全国命题或者地方命题的方式,而改由专业机构直接命题,学校自主录取,考生自主选择学校,即很多学者提到的双向自主招生,这样就可以解决异地高考的难题。当然考虑到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各高校应当向老少边穷地区实行招生倾斜政策。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