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租辆自行车也要有北京户口?”报道见报后,诸多网友对此展开评论,认为其“排外”存在“地域歧视”。
有关部门“北京发布”就此事发微博进行了解释,运营商说,因为是先期试运营,目前,系统还只能识别北京市的二代身份证,北京市一代身份证也不可以识别。但是,面向所有在京朋友开放肯定是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12月16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消息, 截至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覆盖范围已由东城、朝阳区扩展至大兴区和亦庄开发区,公共自行车总量达到1.4万辆,办卡人数超过1.5万人,累计租还车次数达到70万次。
今后,市交通委将突出方便、快捷的原则,公租自行车站点设置注重与地铁、公交衔接接驳,并按照500米规划间距进行设置,方便市民使用。同时,有关部门将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做好车辆维护管理,加配车筐车锁,使用防扎防爆实心胎,配备维护人员,实时维护和巡检。
另外,公租自行车将加强车辆调度,采取提前集中调度和应用后台系统自动监测调度相结合方式,根据各站点车辆使用需求调运车辆,保证网点稳定运行。
在近年来不断强调低碳环保的国际背景下,公共自行车项目日益受到青睐,全球已有60多个城市相继采用。武汉市从2009年推出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以来,累计向社会投放7万辆自行车,发放免费公共自行车使用卡超过100万张,运营站点1218个。截至2011年年底,约有9039万人次使用过公共自行车。
“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承运、社会参与共建、市民免费骑行、市场化运作”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使武汉走在了全国前列,因此,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不无骄傲地表示:武汉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武汉低碳实践的一面旗子。
武汉市低碳促进会为此启动低碳基金,推出公共自行车低碳积分卡、骑行有奖活动,引导和鼓励更多市民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来。武汉市公共自行车承运企业负责人刘纯启表示,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低碳出行,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排放,社会就应该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