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多哈:为更多期望打开大门


2013-01-15 16:38:01     作者: 本刊记者 侯赛因·伊斯玛仪    字号: T|T    来源: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分歧

在多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界线。双方间有着信任鸿沟,77国、中国、阿拉伯协调者贾克塔尼如是表达,他在会议期间与《今日中国》的对话中称:“让我们实际点吧,在事情与政治内容相关时,发达国家会说,他们准备提供援助并为此建立机制,但当我们看数字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什么都没得到,发达国家不遵守义务,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我们希望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资金。现在问题是,发达国家将在何种程度上履行它们的义务。我们有我们的义务,发达国家什么都不做,反倒阻碍前进。”

 
来自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在为期两周的会晤中,就遏制全球碳排放问题展开讨论

大会的闭幕报告表达了部分国家所欢迎的某种一致,其中也有中国。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大会实现了中国代表团的期望,我们为由卡塔尔、各国政府和参会代表的共同努力所达成的成果感到高兴。”但是解先生也表达了他对发达国家没有就《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规定的减排确定足够目标,和没有完成所承诺的资金援助表示遗憾和失望。解先生指出,大家都看到,中国代表团在谈判中做出了建设性贡献,这是采取确定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目标计划并提出“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理念的中国政府所恪守的道路。这位中国负责人还解释说,中国正在向着更加平衡的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发展,转变为更多依靠内需和建立在技术创新和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

最低限度报告

大会的闭幕报告试图满足与会各方的最低要求,但这与那些活跃在环境领域的积极分子的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在会议期间一直不间断地做着努力,比如在多哈会议中心组织游行,反对他们认为目标要求太低的《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决定,反对气候投资义务太少。

大会最大的一致就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新义务阶段,就于2015年达成一个气候方面的世界公约通过了严格的时间表,也就应对气候变化和完成新设机构增加必要目标的道路达成一致,就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气候和科技方面资金援助方式达成协议。

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本·哈马德·阿提亚认为,多哈为更大的目标和工作打开了新的大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长克里斯蒂娜·菲格里斯要求各国尽快落实多哈会议所达成的协议,使得全球有能力控制气温仅上升2摄氏度以内,这是国际公认的最大限度。菲格里斯称:“联合国气候谈判应集中在加快工作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全球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控制上升2摄氏度以内。多哈之后,就是范围、速度、决心和遵循时间表的问题了。”

在多哈,各国政府还完成了自2007年起在巴厘开始的条约框架内的工作,并保障工作的剩余部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行动框架内继续进行。同时还确定了下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3年底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

多哈会议各方在完善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来完成这些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大会选择了韩国作为绿色气候基金会和常设资金委员会工作计划总部。预计绿色气候基金会将于2013年下半年在韩国松岛开始活动,意味着2014年可以开展各项活动。决定建立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领导的联盟,作为气候技术中心的附加机构,第一阶段为期5年。该中心及其相连网络,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属技术机制的执行机构。与会各方还一致同意为该中心建立协商委员会并立法。

各发达国家重申了承诺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气候资金援助,目标是到2020年投资1千亿美元,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协议还鼓励各发达国家增加努力在2013年~2015年年均投资,至少比2010年~2012年快速启动时的资金要多。德国、美国、法国、丹麦、瑞典和欧盟已经宣布延长至2015年的资金合约,总额约60亿美元。

多哈所达成的援助发展中国家主要措施还有,通过教育、培训、普及气候变化知识、使群众参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等,培养人才,支持2020年后在新系统中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在发展和传播技术这一发展中国家的核心要求方面,大会推动了现行的技术发展和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限制排放。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